重庆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二)物理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甲车速度为72km/h、乙车的速度为10m/s,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它们运动时间之比为A.3:1B.1:3C.3:4D.4:32 . 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B.利用超声波粉碎体内的结石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3 . 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cm,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同一方向移动距离20cm,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4 . 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光可以在水中传播B.“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因为光发生折射的缘故C.小孔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均沿直线传播5 . 如图是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绿色花蛇”,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B.C.D.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D.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7 . 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C.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到的结果是相同的D.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有利于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好8 .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质量为40gB.该液体密度为2g/cm3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D.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9 . 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10 . 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所以它不是光B.红外线可以用来加热物体C.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低温物体不能发出红外线D.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杀菌消毒11 . 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始终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B.教室窗户玻璃内侧出现“冰花”,C.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直冒“白汽”D.从口中取出的体温计被电风扇猛吹而示数减小二、多选题12 . 以下各组器材中,能测出长方体小金属块密度的是A.刻度尺、天平和砝码B.量杯、刻度尺、细线、水C.天平和砝码、量杯、水、细线D.刻度尺、水、细线、烧杯三、填空题13 . 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_,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是运动的。
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月亮相对于地面上的山来说它是______的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____14 . 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是______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离湖面______米.15 . 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象可知:海波在第_____分钟开始熔化;凝固过程持续了_____分钟;第3—7分钟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16 .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秒表的示数为.17 . 如图所示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① 竹管开口 ② 管侧劈形小口 ③ 竹管 ④ 木劈 ⑤ 布团 ⑥ 铁丝(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__.(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___.18 . 眼晴通过________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晴的远点在________,近点在距离眼睛大约________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为________cm,叫做明视距离.19 . 矿泉水瓶里装有550cm3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实验题20 . 如图中是小亮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使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像与物的______关系.(3)实验时小亮应在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小亮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发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模糊的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原因是______造成的.(5)若用光屏替换后面的蜡烛B,则在B侧观察光屏时,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像.(6)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_________.(标明光线方向,并能看出画图方法)21 . 如图,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
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 ______B: ______C: ______D:正确22 . 小蒙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不动.(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2)小蒙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在光屏上成清晰像后,取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光屏应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23 . 如图中描述的是迷糊教授用仪器做实验的情景,请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每项只指出一处错误即可)①;②;③;④.24 .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曹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5 .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数据表格时间/00.51.01.52.02.53.03.54.04.5温度/31343846484848505663过程结论(1)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_2)第时,该物质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固体物质的熔化规律是______五、计算题26 .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 s的速度行驶40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时间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7 . “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3)若用排水法测得整个空茶壶的体积为553cm3,装满茶水后的总质量为684g,则所装茶水的密度为多大?28 .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入口处耸立的“九龙柱”和前面一块卧碑,如图所示。
已知:“九龙柱”高19m,质量为1.35105kg,它与基石的接触面积约为3m2(“九龙柱”为圆柱体)求:(1)“九龙柱”的密度2)“九龙柱”的重力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六、作图题29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