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姓名:王剑学员背景:硕士学位、财务管理专业、硕士在读考试成绩:英文CMA Part1考试 400分经验分享:如果没有自成的老师盯着,恐怕这个考试很有可能会放弃,现在顺利通过了第一门的考试,我对通过这个考试的信心已经大增缺乏工作经验,对我理解CMA课程内容还是有一定障碍的,这或许是我前一阶段进展缓慢的一个原因(或者说借口)吧这次考试能顺利通过,还要感谢Yvonne老师,考前一天还给我打了,交代考试事宜让我调整好心态我还要特别感谢CMA考试本身,通过这个考试,我发现自己的知识面扩大很多,在我的硕士学位学习过程中,我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吸取者,越来越多的开始和我的导师有互动,我能够感受到CMA考试给我带来的变化言归正传,我来说一下自己学习CMA,准备CMA考试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其他选择CMA考试的大学生有所帮助备考感受1.学习方法事实上我出人意料的在2011年6月29的P1考试中失利了,这一现实是我自己和自成老师都不愿意接受的,不过它还是发生了我想不通,我不是基础很差的学生,财务管理专业研究生二年级,也算是曾拼了老命学习的孩子;另外英语基础是雅思阅读8分,阅读没啥障碍的那种。
P1从学习听课到备考,我用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平时没事就去自习,最后却没过,而且fail的毫无悬念,离及格分数远了去了结合第二次考试准备,我确实在学习方法上面出了些问题,过于强调输入,而没有考虑到吸收和输出在第二次复习中,我真正意识到做题的重要性,题目练习确实是vital级别的看书是一种求知过程,是输入,而做题则强迫你必须对输入进行归纳、整理、吸收并且能够做到正确的输出尤其是通过做错的题目,了解每一个人不同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再次读书、听课、答疑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深化对CMA知识点的认识通过这样不断的反复和重复的过程,最终达到熟练掌握CMA知识点的目标最后还要通过模拟考试进一步暴露不足之处,并做额外的弥补此外,做题过程能够锻炼熟练度,强化大脑调动某一部分知识点的机能,缩短思考的反应时间在我第一准备的时候其实忽略了这一点,每一章都只做了少量的习题,而且没有采取循序渐进的这么一个原则,而是打乱顺序随机做的,经常是错了一题看了解析大致知道了就简单放过去了,没有去做巩固提高这么一个阶段的工作;此外,没有及时总结同类题目中应该注意的部分,做了跟白做一样现在想来,我当时就傻啊,真是在学校学习学傻了,非要跟书本较劲,把书本每一页都理解透彻啊,吃的很深,但是速度、反应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就弱爆了,所以那次fail也确实是必然的结果。
这也证明了CMA考试确实主要是面向应用的,难怪班级里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是工作五六年以上的这次备考我就只用了30天(当然因为我前次备考已经花费了3个多月的时间),要不这么点时间真不太够这个过程中,几乎是半天认真地看完一章,然后一天半的时间来做题都是用standard顺序做的题,为的就是每个知识点集中攻破,这种连贯性和循序渐进会让你在做错一个题目后再做别的题目时能够带着敏感性,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2.技巧和总结做题过程中总会有错题,总结就很重要了我在之前时间充裕的时候会遇到做错的时候,用print把题目答案保存成.xps的文件(如果能直接保存成txt的就好了),然后把有价值的观点粘贴到“错题集”word文件中于是,直到考试之前我已经有了至少12页的总结了后面四章因为时间紧迫,仅仅是每次做完把错题再run一遍3.词汇建议装一个有道词典这样你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生词都可以用这个查,然后点一下存词,这个程序会按照记忆曲线,不时地蹦出来让你复习直至考试前,我居然有600多个生词了完全都是跟考试相关的,没有一个是弱智词汇哈~珍贵词汇表免费分享哦!)4.心态:那就是一定要下定必过的决心,然后才能抵抗一切诱惑去学习。
考后总结:时间太紧张了!!我考注会的财务管理都没有这么紧张过,而且我觉得第二部分的那个Spreadsheet的表格不太好用,主要是因为比较呆板,如果你套用Excel很多功能是不一样的,所以会比较耗时我从8点半开考到12点半,监考老师刚开始一直在外面讲话,很烦人的只能把耳罩(听力那种)带上4个小时考出来我都快低血糖了,这时候才想起来,自成的老师曾提醒过可以带一块巧克力……别的也没啥可以给大家借鉴的了,天道酬勤,方法也非常重要上海自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于2008年创办,是最早、最大、最专业的财务培训机构,也是IMA官方授权机构、美国Becker华东唯一授权机构,教师大多来自500强企业和四大会计事务所,每年CMA、AICPA考试通过率超过95%开创至今,自成咨询已经拥有学员万名,分布于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更有来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各地域的学员上海自成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抄袭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