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人民医院各科室院感监控员学习班一、监控员职责1、负责监督和指导本科室消毒隔离工作2、负责本科室对医院感染监控和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控和细菌学监测工作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控:协助和督促医生及时上报院感病例和送检标本,对经治医生漏报的院感病例,监控员应及时补填,并上报院感科细菌学监测工作:对医院的卫生环境、消毒灭菌、医疗用品、抗生素的应用、感染重点区域实行监控管理,每月进行现场采样进行细菌学监测医院感染管理条例: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为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而制定的管理条例3、负责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知识宣教二、各种诊疗用品的清洁和消毒方法1、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接触皮肤的一般治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压脉带,保持清洁,每日用甲醛熏蒸消毒一次,若有感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用含有效氯250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压脉带使用后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冲洗晾干备用2、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口表、肛表等,用后应先清洗去污、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等可选择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体温表采用三盘消毒法,第一盘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放入第二盘,在用冷开水盘,冲洗消毒液后,放入第三盘,在用75%酒精纱布盘保存备用3、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灌肠筒、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应一用一消毒,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清洁后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4、分枝杆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器具的消毒灭菌方法如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应采用含氯1000mg/L—mg/L浸泡30min—45min后,清水冲净、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可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在清洁后再次浸泡在h含氯1000mg/L—mg/L浸泡30min—6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5、消毒中的注意事项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清洗可采用流动水冲洗、清洁剂去污,管道可采用酶制剂浸泡,再流动水冲洗干净,在浸泡在相应的消毒剂中浸泡消毒或灭菌。
使用中的消毒剂应严格检测其浓度、有效期内使用,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必须干燥、封闭保存,避免保存过程中在污染,一旦发现有污染应再次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消毒灭菌后的物品有效期一过,即应重新消毒灭菌三、常用消毒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一)戊二醛1、概述: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市场上出售的戊二醛含量为25-50%,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其灭菌浓度为2%2、使用剂型有:2%碱性戊二醛(2%戊二醛水溶液加0.3%碳酸氢钠制成);2%强化酸性戊二醛(2%戊二醛水溶液加0.25%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制成);强化戊二醛(1%戊二醛加0.25%~05%阳离子表面活动剂制成);1%碱性戊二醛醇溶液(用70%异丙醇配成1%戊二醛,再加入0.3%碳酸氢钠)碱性戊二醛灭菌作用比酸性戊二醛强,对物品的腐蚀性比酸性弱,但稳定性较酸性差,活化后,保存时间不超过2周3、使用方法、浸泡方法、灭菌:2%戊二醛加盖浸泡10h,消毒:2%戊二醛加盖浸泡一般20~45min4、注意事项:灭菌效果受PH影响,PH7.5~8.5时最好;对碳钢制品有腐蚀性,金属器械及内窥镜消毒灭菌时,应加防锈剂;对皮肤粘膜有轻度刺激,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接触其浓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并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盛药容器必须加盖,并每周消毒1次,活化后保存和使用时间不超过2周;配置时,不可用60℃以上热水稀释原液,器械等物品浸泡后必须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器械消毒灭菌处理前必须用酶清洗剂彻底清洗干净,干燥后在浸泡于消毒液中,以免导致消毒剂稀释失效;保证足够的浓度和消毒灭菌时间;配制及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消毒剂浓度检测;不能用于空气、皮肤和手的消毒。
二)含氯消毒剂1、定义: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2、有效氯:不是指氯的含量,而是指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即用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完成反应时,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重量氯气的氧化能力因此,有效氯能反映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有效氯越高,消毒剂消毒能力越强,反之,消毒能力就越弱3、使用方法:浸泡法:将洗净的待消毒物品浸没于消毒液内,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作用10min,对经血液分枝杆菌和致病性芽孢菌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5000mg/L作用30min喷洒法:对一般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均匀喷洒,作用30min以上;对经血液及致病性芽孢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mg/L均匀喷洒,作用60min以上擦拭法:对大件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可用擦拭法消毒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均匀搅拌,作用2~3h以上,对医院污水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均匀搅拌,作用2h以后排放4、注意事项:粉剂和水剂均不稳定,易挥发,应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配制时应测定有效含氯量,并现用现配,且在有效期内用完。
消毒剂有腐蚀和漂白脱色、损坏的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浓度高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氯臭味,配制时应戴口罩、手套;有机物可消耗消毒剂中有效氯,降低其杀菌作用,应提高使用宁都或延长作用时间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对餐具果蔬消毒后,应用净水冲洗干净下面介绍两种常用氯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原液有效含氯量不少于5%,为中效消毒液,有效氯含量高时为高效使用方法见表1.表1 “84”消毒液使用方法消毒清洗对象医疗器械玻璃、橡胶塑料制品手指便器痰盂痰杯餐具瓜果蔬菜家具地面物表病人血及排泄物污染严重者原液:清水有效含氯量(mg/L)1:200~1:1001:2001:2001:1001:500~1:2001:5001:1001:50~1:25250~500250250500100~2501005001000~消毒时间(分)30301~230~6052~53030(四)甲醛气体熏蒸消毒:1、2、3、4、四、细菌培养正常指标环境类别范围标准空气cfu/m3物体表面cfu/m3医务人员手cfu/m2I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10≤5≤5II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母婴同室病房)、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200≤5≤5III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500≤10≤10Ⅳ类传染科及病房/≤15≤15以上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糖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
五、紫外线灯的消毒八、紫外线灯的消毒1、使用范围: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取紫外线消毒2、照射方法:可采取悬吊式照射,移动式照射或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3、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如我们通常的紫外线消毒要求达到灭杀空气中的细菌繁殖体的剂量)4、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应保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水雾、适宜温度范围20℃—40℃,相对湿度低于80%,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紫外线强度,剂量监测及记录六、医疗废物的处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盛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盛装传染病区的垃圾均采用双层包装1、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输液管、注射器、输氧管、导尿管、尿袋、引流袋等,使用后直接放到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针头,刀片等放到利器盒里,每天下午由专人回收到院内医疗废物暂存点,每月上缴衡阳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并有登记。
2、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用品的处理如痰盂、便盆等的处理,病人用过的痰盂、便盆、脸盆等在住院期间每周消毒一次,经清洁去污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出院时,做好终末消毒后,或让病人带回,或者送焚烧炉焚烧3、其它医疗废物医院目前采取集中填埋的方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