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

s****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4KB
约5页
文档ID:153247596
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_第1页
1/5

威信县一眼寨煤矿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二0一三年度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一、煤层自燃的条件从煤的氧化自燃过程可以看出,煤炭自燃必须具备以下 三个条件:(1) 煤炭具有自燃的倾向性并呈破碎状态堆积存在;(2) 连续的通风供氧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地发展;(3) 煤氧化生成的热量能大量蓄积,难以及时散失二、煤炭自燃的早期识别煤矿应重视自热时期的征兆:(1) 煤炭自热期的初期阶段煤炭自燃过程的准备期结束之后便进入了自热期的初 期阶段在此阶段的征兆有:① 煤温有所上升但在临界温度60〜80°C以下;② 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③ 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增大;④ 出现CO、CO2气体2) 煤炭自热期的后期阶段煤炭自热超过临界温度(60〜80C),但尚未达到着火 温度出现明火的期间,为自热后期阶段在此期间内,煤温 可升高到100C以上,火源点附近煤炭水分蒸发,开始了干 馏现象,生成多种碳氢化合物,出现的征兆:①火源点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大,出现雾气,煤壁挂水珠,挂汗;② 出现煤炭氧化和干馏的产物,如CO、CO2、CH4、C2H4、 C2H6;③ 煤温、水温、空气的温度都有所升高;④ 出现酸度增大芳香族的碳氢化合物气味(煤油味)是井下自然发火最 可靠的征兆。

这种气味在距火源一定距离之外更为显著,因 为芳香族气体在冷却之后才会发生浓郁的香味三、防止煤层自燃的主要措施1、开拓布置方面的措施本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主要开拓巷道包括主、风井 井筒、井底车场、运输大巷等主要开拓巷道,支护形式采用 锚喷、砌碹,工作面顺槽均沿煤层布置,支护形式采用梯工 钢,煤层巷道均考虑了封闭措施,并要求加强维护,严防冒 顶矿井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煤层的暴露情况合理 调整煤层巷道的支护形式,原则是:及时封闭暴露的煤层或 尽量缩短暴露时间,从而减轻煤层自燃的可能性和煤层瓦斯 的涌出尽量不掘和少掘设计外的辅助性巷道,及时密闭采 空区和废弃巷道,以避免风流紊乱、串风、漏风,从而达到 预防煤层自燃的目的2、米煤方法采取的措施设计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 理顶板,一次采全高这种长壁式采煤法回采率高,巷道布 置比较简单,便于加快回采速度,缩短采空区暴露时间开 采过程中可以提高资源回采率,加快推进速度,采后立即封 闭采空区,在时间和空间上减少了煤炭的氧化,降低了自然 发火的可能开采时,应尽量减少采空区残煤,尽量少留煤 柱或不留煤柱,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利于预防采空区煤层自 燃。

及时密闭采空区和受采动影响的不可采煤层合理进行 顶板管理,使采空区尽快压实生产中,采掘工作面应编制 专项防火设计和开采作业规程,并遵守有关规范或规定3、通风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矿井通风系统中漏风的数量与方 向往往是煤炭自燃发展过程转化的决定性因素,防火对于通 风的要求是:风流稳定,漏风量小和通风网络中的有关区段 易于隔绝采空区面积大,漏风量相当可观,但风速有限, 散热作用低,在工作面的两巷(回采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 巷)一线(停采线)过断层地带,煤层变薄跳面的地方有大 量的浮煤堆积,最易发生自燃所以每一煤层回采完毕即进 行封闭,以减少浮煤堆积地点的漏风量,防止自燃设计要 求加强管理,控制内部漏风,降低通风阻力等综合措施四、综合措施1、 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尘自燃,井下各产生煤尘的地点, 安装洒水降尘设施,实施洒水降尘2、 经常清除巷道内积存煤尘3、 采空区及废弃的巷道必须及时密闭4、 加强密闭检查,及时处理采空区漏风,防止采空区 内自燃发火5、 加强采煤工作面及回风巷、运输巷的浮煤清扫回收6、 加强通风管理,减少采面负压,防止向采空区漏风7、 采面结束后1个月内必须永久密闭。

8、 经常进行全矿井防火检查,每10天对所有密闭进行 检查,每1月对密闭的巷道检查一次9、 煤层自燃的早期识别1) 人的直接感觉是巷道内温度升高、湿度增大、出 现雾气、巷道壁和支架上出水珠2) 巷道中或采面出现煤油味、汽油、松节油或煤焦 油味,表明已到自燃后期,很快就全出现烟雾和明火3) 发热发火区域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明显升高4) 接近火源附近时,有头痛、闷热、精神疲乏,裸 露皮肤有微痛。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