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考试的阐述题66题参考

pia****nw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2.51KB
约49页
文档ID:137312042
环境考试的阐述题66题参考_第1页
1/49

环境阐述题、简答题66题 一、某城市工业区内一汽车制造厂涂漆车间的生产工艺为:清洗除油一水清洗一磷化一水清洗一涂漆一水清洗一干燥一中涂一烘干一喷面漆一烘干;清洗除油采用NaOH和合成洗涤剂,磷化使用磷酸锌、硝酸镍,涂底漆使用不合铅的水溶性涂料,中漆和面漆含甲苯、二甲苯,烘干采用热空气加热方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吸附处理后由30米高的排气筒排放;产生的废水排人汽车制造厂污水综合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1)该涂漆车间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2)请给出喷漆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评价污水处理方式的合规性3)与该生产过程有关的固体废弃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为什么?答案: 1、污水(含清洗液成分\P\油)排放 \面处理废弃物 \ 潜在油漆着火 \化废气排放 \备机油泄露\油抹布废弃\稀料桶油漆桶等包装器皿废弃\喷漆烟尘排放\电消耗\潜在的油漆、稀料、丙酮等化学品泄漏\潜在的油漆、稀料、丙酮等化学品燃爆\水源消耗\空压机爆破\空压机噪声 2、排污不合规,由于本车间污水因子中含有镍,污水排放应遵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在车间排污口进行处理并监测,不得与其它污水一起处理。

污水主要污染物 PH\P\总镍\油\SS\总Zn) 3、属于危险废物,油漆、稀料、丙酮、废碱、磷化物、锌化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危险废物 二、举例说明对标准“4.5.2合规性评价”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时,应取得哪些证据? 1、到文件主控部门查阅文件清单,是否有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如有查阅一下规定是否涵盖相关部门 2、到文件主控部门查阅适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清单目录 3、查阅合规性评价记录表,抽查几个部门查适用条款是否正确 4、查阅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及管理方案,有无违法 5、到相关部门查阅守法和承诺情况,调阅水汽声渣燥的监测报告,查阅有关部门的守法证明 6、到生产现场查阅纠正预防措施,查阅有无违法情况 7、到文件主控部门查阅管理评审报告是否合规及遵守环境承诺 三、2007年12月31日审核员在行政管理部审核,查阅公司2007年12月15日管理评审的资料,看见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了五项改进要求,但审核员只看见到了其中两项改进要求的实施情况及其验证的证据,没有看见另外三项改进要求的实施情况及其验证证据请针对上述现象阐述审核思路 四、请针对某燃煤热水锅炉房(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编制检查表。

序号要素审核项目审核要点和方法1了解锅炉房的概况和动力车间负责人交谈:1)职责是什么?2)锅炉房的锅炉类型、容量、压力、台数;3)烟囱高度,除灰情况;4)鼓风机、引风机、排风扇等情况;5)软化水系统情况及锅炉清洗情况等2锅炉房有哪些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1)查锅炉房环境因素清单,识别是否充分?有否充分考虑六个方面、三种状态、三种时态?有否关注产品、相关方、异常和紧急情况的环境因素识别难点?2)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合理?3锅炉房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1)查锅炉房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可含在总清单内); 2)抽样查《锅炉大气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法》、《节约能源法》、《低硫优质煤及制品》等4是否已建立了与锅炉房相关的目标和指标,执行和完成情况如何查环境管理方案1)查与锅炉运行有关的目标、指标;2)抽查目标、指标制定是否合格?3)抽查2~3项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更新情况4)查单位环境管理方案中与锅炉房有关的有哪些?5)如有,抽1~2项查相关的措施、资金、职责是否落实?6)查方案完成情况5查锅炉房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对岗位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1)询问动力车间对环境方针的认识;2)查锅炉房工人的上岗证(特种工人);3)查锅炉房水质化验员的上岗证(特种工人);4)查锅炉房司炉工人对本岗位环境责任的认识;5)查询1名锅炉房值班人员的环保知识及实际操作中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技能。

6查和锅炉房有关的信息交流情况1)抽查2~3份“信息交流单”;2)查询锅炉房有无异常情况,如有,是否已进行交流?7查文件控制情况1)查阅受控文件清单中和锅炉房有关的内容;2)抽查锅炉房作业指导书及2~3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有效受控?8查运行控制情况,是否控制有效1)围绕目标和指标、重要环境因素等,抽查运行控制情况——烟尘、SO2排放情况;废水排放情况;煤 的含硫量控制情况;锅炉定期清洗情况;软化水系统反冲洗水排放情况;水膜除尘器的运行情况;2)查对相关方的影响管理情况,如煤的采购、炉渣外运等,有无管理规定?有无签订协议?9是否有锅炉房相关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1)查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中有关锅炉房的内容?2)查锅炉定期酸洗情况及效果3)查暴雨时、停电时、风机发生故障时的异常情况对策4)查大风天气对露天堆放的煤、炉渣粉尘污染大气的应急措施有未制定并实施注:注意对外沟通联络(指厂区各车间用汽单位的及时沟通)10查锅炉房有关监测的情况1)对锅炉房的监测项目、监测频次规定和要求是否明确?2)抽查锅炉废气排放、废水排放的监测记录,是否超标?有无异常超标情况?查噪声监测数据及日常监控记录;3)查锅炉房的煤质监测报告;4)查锅炉房软化水的水质监测报告。

11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 查锅炉房持续遵守法律法规评价情况12查不合格、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情况1)查违章事件或事故记录,发生不合格时有未按程序及时处置?产生了哪些环境影响?社区有无反映?(噪声、烟尘、废水、炉渣等)2)查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记录134.5.5查内审情况有未对锅炉房实施内审?有无发现不合格?是否已对不符合项目纠正措施实施验证?14其它要求查环境记录、管理评审情况1)环境记录是否清晰、完整?是否有效控制?2)如有重大问题,是否已作为管理评审输入? 五、某审核员于2007年6月5日对某组织进行现场审核时发现,该组织5月份自测废水测报告中CODcr的监测结果为150mg/l,经查其执行的标准为100mg/l请针对此现写出审核思路 首先向部门负责人询问5月份污水监测情况,如有环保监测部门出具的水质监测报告,则依据环保监测部门出具的报告,则以环保监测报告数据为准,如果环保监测部门的报告合格则重点审4.4.2,4.4.6,4.5.3,4.5.4如果两者数据一致则按一下思路审核: 序号检查要点标准要素验证方法、验证记录1环境职责与污水处理站站长交谈,询问其职责2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查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现场确认重要环境因素有无遗漏。

3法律法规询问员工是否清楚有关的法律法规,排放标准?查法律法规清单是否列入?4目标和指标查该站的目标和指标文件,目标和指标是否合适?问站长是否制定有管理方案或管理程序?查阅管理方案或程序文件,询问执行情况5培训抽查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了解其培训情况询问部分人员是否了解本岗位的环境的重要性6运行控制现场观察查看运行记录,查看操作程序,确认运行是否按文件规定操作设备功能是否完好7文件控制抽查现场文件,看是否经过审批?是否为有效版本,文件保管是否良好?是否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8应急准备和响应查有无应急程序,询问操作人员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处理?应急方案是否适宜?是否经过应急培训?是否经过应急训练?9监测与测量询问要对哪些环境因素进行测量,环境因素如何测量?查看文件有无规定?抽查近6个月的监测记录,了解是否有超标排放情况?抽查监测仪器是否经过校准,查看校准记录10合规性评价抽查涉及二期工程项目是否进行了合规性评价?污水处理是否进行合规性评价?11纠正与预防措施查看半年内该站的纠正措施报告单,了解纠正措施的实际情况;查阅内审报告,内审提出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效果如何? 六、监督审核时,某审核员在B经理陪同下来到某公司二期工程厂房。

经询问审核员了解到,一期工程及配套污水处理厂是1996年投产的,持有“三同时”、“环评”等批文,当时的设计生产能力是年产50万台审核员紧接着问:“二期工程何时投产?”……“现在全公司三班年产多少台?”B经理回答说:“2002年4月,三班年产100万台!”但当问到96年后是否兴建新的污水处理装置(或厂)时,回答没有在磷化装置前发现未经处理的含镍的污水直接排入流向污水处理厂的下水管道现场工程师告诉审核员,污水处理是公司污水厂的职责,我们只管生产请描述你的审核思路至少回答出四个要素) 序号检查要点标准要素验证方法、验证记录1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查环境因素辨识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确认是否是对二期工程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评价是否有遗漏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查阅企业是否建立和识别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程序,二期工程是否对新增的50万台进行了“三同时”验收,项目建设前的环境影响评价3目标、指标和方案查公司的环境目标和指标文件,目标和指标是否合适?询问B经理是否制定有管理方案或管理程序?查阅管理方案或程序文件,询问执行情况4环境职责询问B经理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情况,以及各部门环境职责,查环保职责是否充分。

5能力意识、培训询问B经理公司是否建立培训控制程序,查环保设备的主要操作人员培训情况及主要记录6运行控制现场观察查看污水环保设施运行记录,查看操作规程,确认运行是否按文件规定操作设备功能是否完好7应急准备和响应查有无应急程序,询问操作人员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处理?应急方案是否适宜?是否经过应急培训?是否经过应急训练?8监测与测量询问要对哪些污染因子进行测量,查看文件有无规定?抽查近6个月的监测记录,了解是否有超标排放情况?抽查监测仪器是否经过校准,查看校准记录9合规性评价询问B经理是否针对污水处理进行合规性评价,污水处理合规性评价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标准要求?10纠正与预防措施查看半年内污水的纠正措施报告单,了解纠正措施的实际情况;查阅内审报告,内审提出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效果如何? 七、审核组到某一木质家具厂进行审核公司将喷漆废气的排放做为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请针对该厂喷漆废气的排放这一重要环境因素编写检查表 序号检查要点标准要素验证方法、验证记录1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查环境因素辨识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确认是否是对废气排放中所有的污染因子进行识别,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评价是否有遗漏。

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建立或保持法律、法规及相关方要求的管理程序,是否识别喷漆废气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环境标准要求?3目标、指标和方案查公司的环境目标和指标文件,目标和指标是否合适?询问文件主控部门是否制定有管理方案或管理程序?查阅管理方案或程序文件,询问执行情况4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查阅企业的各部门环保职责,询问现场操作人员的职责和作用情况5能力、培训和意识查阅企业的培训控制程序,询问操作人员有关培训情况6信息交流查阅企业相关方的信息沟通控制程序,查阅投诉、通报等文件7文件控制抽查现场文件,看是否经过审批?是否为有效版本,文件保管是否良好?是否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8运行控制现场观察查看废气环保设施运行记录,查看操作规程,确认运行是否按文件规定操作设备功能是否完好9应急准备和响应查有无应急程序,询问操作人员设备发生故障时如何处理?应急方案是否适宜?是否经过应急培训?是否经过应急训练?10监测与测量询问要对哪些污染因子进行测量,查看文件有无规定?抽查近6个月的监测记录,了解是否有超标排放情况?抽查监测仪器是否经过校准,查看校准记录11合规性评价询问管理者代表是否针对油漆废气处理进行合规性评价,废气处理合规性评价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标准要求?12纠正与预防措施查看半年内污水的纠正措施报告单,了解纠正措施的实际情况;查阅内审报告,内审提出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效果如何?13记录控制现场观察,废气排放的记录是否清晰、完整、有效?14内部审核1)查违章事件或事故记录,发生不合格时有未按程序及时处置?是否因油漆废气产生了环境影响?社区有无反映?2)查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记录。

15管理评审有未对油漆废气过程实施内审?有无发现不合格?是否已对不符合项目纠正措施实施验证? 八、请编制审核某污水处理站的检查表  序号要素审核项目审核要点和方法1环境职责1)与污水处理站负责人交谈:   职责是什么?  污水中包含哪些污染物质?  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设备配置情况?主要工艺流程? 2) 向污水处理站有关人员现场审核验证3) 所有人员职责是否明确(与设备操作人员交谈),是否履行了自己职责 资源是否到位,是否充足?2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1) 查阅环境因素识别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是否充分考虑了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及影响范围?是否关注了产品、相关方、异常和紧急情况?2) 现场确认重要环境因素有无遗漏?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合理?3法律法规1) 查阅涉及污水处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可包含在总法律法规清单范围之内)2) 查阅《污水综合排放标准》4目标、指标方案1) 询问污水处理站负责人:目标、指标及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有关情况2) 查阅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的目标、指标?有关目标、指标是否合理,是否与环境方针保持一致?现场抽查2-3个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更新情况?3) 查阅污水处理站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如有抽查(1-2)项措施、资金、职责等是否落实?5能力、意识和培训1)询问污水处理站有关人员对环境方针的认识;2)查设备操作人员及水质化验人员的上岗证(特种工人);3)询问污水处理站有关人员对本岗位环境责任的认识及培训情况; 4)现场观察污水处理站值班人员的环保知识及实际操作中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技能。

6信息交流1) 询问污水处理站有关人员如何进行内部沟通,及沟通的有效性?2) 询问污水处理站负责人外部沟通的方式和方法,抽查信息交流的有关记录1-2份(如有)?7文件控制1) 查阅受控文件清单中与污水处理有关的内容2) 抽查污水处理的作业指导书1-2份,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工艺流程及其他要求,是否受控并及时更新?8运行控制1) 依据目标和指标、重要环境因素,抽查有关运行控制记录如:污染物是否超标排放?是否依据操作规程进行适时监测?是否按时加入絮凝剂?设备运行是否正常?2) 现场观察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及有关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程?3) 查阅相关方的影响管理情况,如:絮凝剂的采购、设备的采购?污泥外运处理?有无管理规定?有无协议?9应急准备和响应1) 询问污水处理站负责人是否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程序?响应程序是否有效、合理,能够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2) 抽查1-2份应急响应的记录及向相关方的及时通报情况3) 询问污水处理站有关人员在设备法神故障情况下如何处理?是否经过培训?是否经过应急演练?10监视和测量1) 对重要环境因素是否进行测量和监视,如:SS、COD、BOD、DO、重金属等?有无文件规定?是否存在超标现象?监视仪器是否经过校准?是否存在异常情况?2) 现场查看各种监视记录。

11合规性评价1) 查阅污水处理站合规性评价记录2) 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及环境技术标准要求?是否满足内外部的其他要求?12不合格,预防及纠正措施1) 询问污水处理站负责人是否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2) 查阅预防、纠正措施记录是否发生不合格?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置?产生了那些社会影响?社区有无反应?(COD\BOD\SS\重金属污染物等)13记录1) 环境的有关记录是否清晰、完整?是否具有可追溯性?是否有效控制?14内审情况1)污水处理站是否经过内审?内审是否符合计划安排和标准要求?2) 有无发现不合格?是否已对不合格项目采取纠正措施?3) 查看内审记录154.6管理评审1污水处理站的重大问题是否已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九、审核员在污水处理厂审核,在查阅监测记录后,发现连续五天出现超标的情况问如何让处理,回答说出现超标时多加点药就行了审核员又问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是多少,回答是100 立方米/日,现在设备运转的很好,每天生产的废水也是100 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没有问题审核员问当环保设备出现问题有何措施,工作人员回答,正在筹建应急的设备,我们设备是新建的,不会有问题审核员现场看后证实设备的确是刚投入运行的。

如果你是审核员,如何开展审核 序号要素审核项目审核要点和方法1监视和测量1) 查阅《监视测量控制程序》,现场检查对重要环境因素是否进行测量和监视,如:SS、COD、BOD、DO、重金属等污染因子?2)询问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超标应如何处理?3)监视仪器是否经过校准?是否存在异常情况?4)现场查看各种监视记录2环境职责1)与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交谈:   职责是什么?污水中包含哪些污染物质?人力资源配置情况,设备配置情况?主要工艺流程? 2)向污水处理站有关人员现场审核验证 3)与设备操作人员交谈,,环保职责是否明确,是否履行了自己职责?资源是否到位,是否充足?3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1)查阅环境因素识别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是否充分考虑了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及影响范围?是否关注了产品、相关方、异常和紧急情况?2)现场查阅《环境因素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辨识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3)查阅超标排放加药处理是否进行环境因素识别4)现场确认重要环境因素有无遗漏?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合理?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1)查阅《适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清单》,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5目标、指标和方案1) 查阅环境目标指标,是否可测量,是否符合公司环境承诺及法定要求。

是否组织各层次职责清晰明确,是否有方法和时间表?2) 查阅《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是否充分考虑技术、财务、运行及经营的要求6能力、意识和培训1)询问污水处理厂有关人员对环境方针、目标、指标、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的认识;2)查设备操作人员及水质化验人员的上岗证(特种工人);3)询问污水处理厂有关人员对本岗位环境责任的认识及培训情况;查阅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记录 4)现场观察污水处理厂值班人员的环保知识及实际操作中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技能7信息交流1) 是否建立《信息交流控制程序》2) 抽查与外部相关方文件3-5份,如污水超标排放的投诉记录3) 抽查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文件3-5份8文件控制现场查阅污水处理操作的有关文件是否清晰、有效9运行控制1)询问污水处理设备操作人员,查阅相关运行控制程序2)依据目标和指标、重要环境因素,抽查有关运行控制记录如:污染物是否超标排放?是否依据操作规程进行适时监测?是否按时加入絮凝剂?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现场观察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及有关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操作规程?3)查阅相关方的影响管理情况,如:絮凝剂的采购、设备的采购?污泥外运处理?有无管理规定?有无协议?10应急准备和响应1)询问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是否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程序?响应程序是否有效、合理,能够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4) 抽查1-2份应急响应的记录及向相关方的及时通报情况。

询问污水处理站有关人员在设备法神故障情况下如何处理?是否经过培训?是否经过应急演练?11合规性评价1) 是否建立合规性评价程序,是否定期进行合规性评价2) 查阅合规性评价记录,查看合规性评价是否使用法条准确12纠正措施1)询问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是否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2)查阅预防、纠正措施记录是否发生不合格?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置?产生了那些社会影响?社区有无反应?(COD\BOD\SS\DO\重金属污染物等)13内部审核1)是否经过内审?内审是否符合计划安排和标准要求?4) 有无发现不合格?是否已对不合格项目采取纠正措施?5) 查看内审记录144.6管理评审重大问题是否已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十、 审核员在工厂看到车间流出的污水排入了雨水排污口,作为审核员,您将怎样处理和跟踪此事1、依据4.3.1查车间污水是否作为环境因素已经被识别,确定车间污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是否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2、依据4.3.2查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清单,是否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依据4.3.3查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将污水排入雨水排污口是否符合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使用法律及其他要求的承诺,是否有整改的时间表。

4、依据4.4.1询问环保部门负责人,其职责是什么?车间污水排放应由哪个部门负责?5、依据4.4.2询问车间负责人是否了解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是否了解自己在环保体系工作重要性?是否知道车间污水排放至雨水排污口的环境影响,及带来的后果,抽查车间管理及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记录6、依据4.4.3查是否接到内外部相关方的投诉及反馈意见7、依据4.4.6询问车间主任污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因子,查车间污水运行排放控制文件,是否含有一类污染物,如有是否在车间排污口设置监测点,及处理设施?8、依据4.5.1询问车间主任是否在车间排口处进行水质监测,是否达标排放,查阅监视测量程序,查污水排放记录,查车间污水排放监测记录,查车间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记录,查雨水排放口的监测记录9、依据4.5.2查阅车间污水排放的合规性评价记录,看合规性评价记录是否符合法定要求10、依据4.5.3询问车间环保负责人污水排放情况,查阅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查阅纠正措施记录11、依据4.5.5查阅内审报告,看是否按时间计划对车间污水进行内审有无不合格记录,是否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12、依据4.6查阅管理评审报告,是否将车间污水直接排放到雨水排污口列为管理评审输入。

十一、某金属配件厂的生产工艺如下所示:下料(剪板)→成型(冲压)→组焊→表面处理(前处理、喷漆)→装配→成品该工厂的靠近冲压设备一面有一住宅楼,因工厂三班倒,晚班因剪板机及冲压机设备噪声过大,总是遭到住宅楼居民投诉根据上述给出的工艺图,请分析剪板机和冲压机的噪声治理的措施以及喷漆工序废气的治理措施答:1、剪板机和冲压机的噪声主要是撞击噪声、冲剪噪声、传动件间隙噪声:1)轴承应按规定要求安装,装配的配合间隙要适当因运动而增大间隙,轴承处可使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以增大阻尼,可使传动件间隙噪声下降在金属薄板上粘贴阻尼层,金属件相互撞击部位垫入橡胶、塑料或其它防振垫层,甚至也可用高强度非金属代替部分金属部件2)改进机床结构,将系列开式双柱固定台压力机和系列开式双拄可倾压力机改用摩擦离合器冲床的传动系统多用正齿轮传动,开动冲床齿轮啮合就会发出声响,如果改用斜齿或人字齿轮传动,就可基本上消除这种摩擦噪声3)改进模具结构,用斜口模具代替平口模,利用刀口的斜面,使板料逐渐分离,从而延迟了冲切时间,可起到一定降噪效果4)采用吸声材料通过降低车间内部反射,通过机床噪声大的部位加装吸声罩的方式进行局部降噪,如:对电机、冲压滑块、模具等部位设置隔音罩。

安装机床时,在装地脚螺钉部位安放减震垫5)合理布置厂房,一般冲压车间多采用机群式布置,组与组之间至少空一排机床位置作为缓冲地带,平常可为零件箱的堆场对厂房进行隔音处理,对冲剪设备调整到远离居民区的一侧6)减少或避免在夜间启动冲剪设备,在车间和居民区中间设置绿化隔离带 2、喷漆废气治理:在密闭的喷漆室内采用水帘漆雾将的喷漆颗粒吸收处理,然后使用玻璃纤维棉过滤将较大的喷漆颗粒吸附,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对剩余喷漆废气进行吸附处理后,废气使用15米高度排气筒达标排放对于回收的废漆采用直接然绕法进行处理具体工艺流程见下图:十二、 列举锅炉房、污水处理站、机加工车间和食堂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治理技术 1、锅炉房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锅炉烟气排放(飘尘、NOx,SO2)、污水排放(除渣水、含油废水、脱硫废水)、噪声排放(电机运行)、固体废弃物排放(煤灰、煤渣)、资源消耗(水、电消耗)、潜在的锅炉爆炸1) 燃用低硫煤、安装脱硫装置、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或烟气脱氮装置、高烟囱排放主要是采用机械除尘减少烟尘颗粒物、湿法除尘采用与生石灰液进行反应降低NOx,SO2排放浓度,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工艺脱硫(在锅炉内添加石灰石),活性炭吸附除硫。

机械除尘、洗涤式除尘、过滤除尘、静电除尘)2) 对除渣废水、含油废水经过离装置处理后回用于煤场喷淋,或者与含碱性的生活污水中和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循环回用中和法)3) 对电机设置在相对密闭空间,加装减震装置,采用吸音材料,加装隔音罩降低环境噪声4) 固体废物与水泥厂、砖厂签订回收协议,加工成水泥或砖块进行无害化处理5) 对于水电等资源消耗,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选用节能环保的电机降低锅炉对电力的消耗,采用中水回用,循环冷却等方式降低对水的消耗 2、污水处理站主要环境因素包括:污水排放(COD\BOD\SS\DO\重金属污染物)、固体废物(污泥)主要治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类 1)即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状态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方法主要采用重力分离、离心分离、筛滤截留等方法进行初次处理 2)通过化学反应来分离、去除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化学反应主要采用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有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 3)物理化学法,主要的方法:吸附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萃取法等 4) 生物处理法: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方法。

如:活性污泥法 5)固体废物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法,转化成肥料或转化成沼气用料 3、机加工车间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车间污水排放(地面冲洗水、生活污水)、机械噪声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金属碎屑、生活垃圾)、危化品排放(乳化液、含油抹布、机油)、资源消耗(水电消耗) 1)车间污水如不含有一类污染物可以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如含有一类污染物则需要在车间排污口处理达标后再排放2)机械噪声可通过采用加装减震垫,对电机等噪声较大的部位加装防护罩,采用隔音材料形成较为密闭的空间,对车间内部采用吸音材料降低噪声,尽量避开夜间作业,远离居民区,在车间周围设置绿化带3)固体废弃物主要是金属碎屑由专业的金属回收公司处理,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回收到垃圾处理站进行无害化处理4)对于危险废物采用统一回收,专用器具包装,进行统一焚烧销毁5)对于水电等资源消耗,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选用节能环保的电机降低锅炉对电力的消耗,采用中水回用,循环冷却等方式降低对水的消耗4、食堂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煤或天然气燃烧废气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废油烟)、污水排放(COD、含有油、洗涤剂)、固体废弃物(剩菜剩饭、废煤渣、包装物)、潜在的火灾和爆炸、资源消耗(水电消耗、煤或天然气消耗)、噪声排放1)对于燃煤炉具选用低硫煤,采用机械除尘方式,达标后排放,对于废油烟采用集烟罩,并采用吸附材料对油烟进行过滤。

2)污水采用与酸性水中和方法,排放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3)固体废弃物选择有资质的回收公司,进行分类包装,能回收的物品进行回收,不能回收的采用集中焚烧,煤渣由砖厂或水泥厂进行回收4)选用节能电机,设置在相对密闭空间,采用隔音材料降低噪声,降低电消耗5)洗菜水经过简单沉淀后进入中水循环系统转作他用十三、核员在某工厂审核时查问污水处理记录,发现本月共排水3253立方米,又查阅了用水记录,发现自来水供水量仅有2500立方米,审核员便向孙处长了解原因,孙处长解释说公司以前还打了一些自用井,现在有时也会用一些自用井的水经查阅上个月自用井的用水量为1200吨请对此作出评价,并解释理由答:上个月公司的总用水量为3700吨,其中3253吨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污水直接从总排口排放掉,另外447吨属于生活用水消耗或生产用水消耗1、 向孙处长询问公司的主要生产工艺及生活用水情况,现场验证孙处长的说法是否正确2、 询问孙处长是否有节水设施或循环用水设施3、 询问孙处长水消耗的主要原因及主要工艺,并进行验证如发现不符合,查用水设施及管道是运行否正常,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4、 查看节水设施和循环水系统是否合理、运行正常。

5、 询问公司环境的目标、指标情况6、 查主要污染因子及控制措施是否得当,查污水处理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和清除自己的环保职责,查设备操作记录、培训记录等7、 询问是否对污水排放和水消耗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查环境伊苏辨识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8、 询问是否定期进行合规性评价,查阅合规性评价记录9、 查污水排放监测记录及监测报告10、 询问是否发现不符合的现象,查纠正措施的有关记录11、 询问是否对污水排放和水消耗进行内审,查内审报告12、 询问是否把污水排放和水消耗作为管理输入,查管理评审报告十四、 阐述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思想是如何贯穿于环境管理体系的 1)在(4.2)环境方针中应体现对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2) (4.3.2)法规和其他要求中要求组织应识别、获得、更新和传达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 3)组织在建立和评审(4.3.3)目标时应考虑法规和其他要求; 4)通过(4.4.6)运行控制和(4.4.7)应急准备和响应来实现法规和其他要求中对环境风险控制的要求;5) 通过(4.5.1)绩效的测量和监视对适用的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测量,并通过(4.5.3)对发现的不符合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问题进行处理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6)法规和其他要求是进行(4.3.1)环境因素识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7)组织在确定(4.4.1)结构和职责时应明确规定有关人员在履行和执行法规和其他要求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8)法规和其他要求是组织的(4.4.2)培训、意识和能力中的重要内容,从而提高员工遵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9)法规和其他要求是(4.5.5)审核的重要准则,确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审核的目的之一; 11)组织在进行(4.6)管理评审时应关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和变化对环境管理体系持续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并评审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的充分性和适宜性以及遵守和执行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有效性。

十五、某危险化学品仓库里存放着易燃易爆化学品,依据GB/T24001-2004标准的要求,阐述进行运行控制的主要措施 1、仓库管理(包括出、入库)规定及MSDS有效且容易获得2、分类存放,保持安全距离,隔离措施符合要求3、容器、包装完好、无泄露破损,标识明确4、库内、外搬运/运输方式符合要求5、严禁烟火的警示标志、防止静电、电气设施设备防爆,防雷设施符合规范6、配备通风、报警、消防设备设施、人员疏散示意图并保持完好适用7、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符合规范8、危化品使用、储存、报废台账记录准确十六、GB/T24004-2004标准中哪些条款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提出了要求,试阐述这些具体要求 1)4.2,环境方针应该包括对遵守与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2)4.3.2,组织应该识别用于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要求的渠道;确定这些要求应用于环境因素;组织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加以考虑 3)4.3.3,组织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4.5.2,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5)4.6,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 十七、主要环境因素识别:废气排放(烟尘、SO2、NOX、黑度)、噪声排放、煤的消耗序号要素审核项目审核要点和方法1了解锅炉房的概况和动力车间负责人交谈:1)职责是什么?2)锅炉房的锅炉类型、容量、压力、台数;3)烟囱高度,除灰情况;4)鼓风机、引风机、排风扇等情况;5)软化水系统情况及锅炉清洗情况等2锅炉房有哪些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1)查锅炉房环境因素清单,识别是否充分?有否充分考虑六个方面、三种状态、三种时态?有否关注产品、相关方、异常和紧急情况的环境因素识别难点?2)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合理?3锅炉房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1)查锅炉房相关的法律、法规清单(可含在总清单内); 2)抽样查《锅炉大气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法》、《节约能源法》、《低硫优质煤及制品》等4是否已建立了与锅炉房相关的目标和指标,执行和完成情况如何查环境管理方案1)查与锅炉运行有关的目标、指标;2)抽查目标、指标制定是否合格?3)抽查2~3项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更新情况。

4)查单位环境管理方案中与锅炉房有关的有哪些?5)如有,抽1~2项查相关的措施、资金、职责是否落实?6)查方案完成情况5查锅炉房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对岗位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1)询问动力车间对环境方针的认识;2)查锅炉房工人的上岗证(特种工人);3)查锅炉房水质化验员的上岗证(特种工人);4)查锅炉房司炉工人对本岗位环境责任的认识;5)查询1名锅炉房值班人员的环保知识及实际操作中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技能6查和锅炉房有关的信息交流情况1)抽查2~3份“信息交流单”;2)查询锅炉房有无异常情况,如有,是否已进行交流?7查文件控制情况1)查阅受控文件清单中和锅炉房有关的内容;2)抽查锅炉房作业指导书及2~3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有效受控?8查运行控制情况,是否控制有效1)围绕目标和指标、重要环境因素等,抽查运行控制情况——烟尘、SO2排放情况;废水排放情况;煤 的含硫量控制情况;锅炉定期清洗情况;软化水系统反冲洗水排放情况;水膜除尘器的运行情况;2)查对相关方的影响管理情况,如煤的采购、炉渣外运等,有无管理规定?有无签订协议?9是否有锅炉房相关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1)查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中有关锅炉房的内容?9是否有锅炉房相关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2)查锅炉定期酸洗情况及效果。

3)查暴雨时、停电时、风机发生故障时的异常情况对策4)查大风天气对露天堆放的煤、炉渣粉尘污染大气的应急措施有未制定并实施注:注意对外沟通联络(指厂区各车间用汽单位的及时沟通)10查锅炉房有关监测的情况1)对锅炉房的监测项目、监测频次规定和要求是否明确?2)抽查锅炉废气排放、废水排放的监测记录,是否超标?有无异常超标情况?查噪声监测数据及日常监控记录;3)查锅炉房的煤质监测报告;4)查锅炉房软化水的水质监测报告11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 查锅炉房持续遵守法律法规评价情况12查不合格、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情况1)查违章事件或事故记录,发生不合格时有未按程序及时处置?产生了哪些环境影响?社区有无反映?(噪声、烟尘、废水、炉渣等)2)查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记录13查内审情况有未对锅炉房实施内审?有无发现不合格?是否已对不符合项目纠正措施实施验证?14其它要求查环境记录、管理评审情况1)环境记录是否清晰、完整?是否有效控制?2)如有重大问题,是否已作为管理评审输入?十八、识别酒店宾馆的环境因素,按活动、因素、影响分别予以描述 宾馆活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餐饮服务厨房油烟 气、尘燃煤 渣大气土壤污水——COD、油水体剩饭菜及下脚料土壤包装物土壤一次性餐具土壤客房服务卡拉OK噪声生活污水(洗漱、卫生间、洗涤污水)水体空调使用(CFC、冷却水、噪声)大气包装物及一次性洗漱用品,瓜果皮土壤用电、用水、采暖资源    十九、审核员在生产现场发现,操作人员将空的油墨盒丢入一个没有标识的塑料桶。

经询问,该桶通常是装废弃手套用的同时,该操作工一再重申该油墨盒每季度仅用一盒请描述你的检查追踪思路 答: 1、依据4.3.1查阅环境因素控制程序,看环境因素辨识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验证油墨盒处理是否被为环境因素 2、依据4.3.2查阅法律、法规及标准适用清单,看对油墨盒处理有无明确要求 3、依据4.4.2询问车间负责人和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是否清楚自己的的环境职责,看培训记录 4、依据4.4.6询问操作人员,查阅有关运行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 5、依据4.5.1查阅监视测量控制程序,看是否将油墨盒处理列为理性监测的范围,抽查6个月的油墨盒回收处理记录 6、依据4.5.2询问车间负责人合规性评价,查看油墨盒处理的合规性评价记录 7、依据4.5.3查阅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抽查6个月的纠正措施记录 8、依据4.5.6查阅审核方案,看是否油墨盒处理不合格,是否进行纠正 二十、简要描述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如何考虑法律法规和其他环境要求? 4.2————————————评价;4.6——管理评审输入二十一、依据GB/T24004-2004标准4.4.3信息交流条款中有关外部信息交流的要求,编制审核检查表(格式内容包括受审核部门、标准条款号、抽样内容及数量、调查方法等)。

序号要素审核项目审核要点和方法14.2环境方针询问综合部长(对外信息交流部门),环境方针和各种承诺为公众获取的途径,查看对外宣传的资料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询问综合部长,公司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途径和方法,查看适用法律、法规目录清单3目标、指标和方案询问综合部长企业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情况,如何考虑相关方的观点,查看上一年度政府环保部门的文件、抽查7-9分顾客合同,抽查上一年度的顾客和周边邻居的环境投诉记录4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询问综合部长,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及环境职责的有关情况,询问对外信息交流管理情况查阅岗位说明书5能力、培训和意识询问综合部有关人员,是否清楚自己对外信息交流的职责和意识,是否经过培训,查看有关人员的培训记录6信息交流查阅信息交流控制程序,抽查上半年的信息交流记录7运行控制查阅运行控制程序,询问销售部门负责人,抽查销售合同3-5份;询问供应部门负责人,查阅合格供方控制评价记录,抽查5-7份采购合同8应急准备和响应询问综合部长应急响应的对外信息交流情况,查阅应急响应程序,查看应急预案9合规性评价询问综合部长合规性评价引用法律、法规和外部要求的情况,查阅合规性评价记录。

10纠正和预防措施询问综合部长举证和预防措施对外不交流情况,查阅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抽查上年度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11内部审核查阅内审计划,看对外要求有无不符合,如何进行纠正124.6管理评审查阅管理评审报告,看是否将外部信息奶如管理评审输入 二十二、试举例说明确定审核范围的原则及应考虑的因素? 1)原则:基于组织的管理权限;基于组织的现场区域;基于组织的活动领域 2)应考虑的因素:受审核方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所覆盖的范围;受审核方产品、活动和服务的类别和性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的独立性和关联性;受审核方现场的分布状况及地理范围;管理者对组织投入产出的责任;有关产品、活动、服务所需的法规要求、标准和其他引用的文件;受审核方的特殊情况,即是否有排除在审核范围之外的场所和地点 二十三、简述第一阶段审核和第二阶段审核的区别 1)目的不同:一阶段审核侧重于了解和收集信息,确定是否可展开二阶段现场审核以及二阶段审核的重点;二阶段侧重于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以决定是否推荐注册 2)范围不同:一阶段不涉及所有的现场,二阶段审核必须覆盖所有审核范围; 3)审核内容不同:一阶段仅涉及策划内容相公的部分要素,二阶段针对所有要素开展审核活动; 4)结论不同:一阶段不做推荐注册的结论,只是阶段性结论。

二十四、简述不开展第一阶段审核的条件 1)组织规模及现场范围很小,环境因素简单; 2)审核组长已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现场及其环境因素与影响,认为具备认证审核的条件; 3)审核组有充分的资源保证,在受审核方的配合下,可确保一个阶段审核就可满足审核准则的全部要求 二十五、资材部是负责化学品采购和供应商联系的职能部门,请书写一份该部门的检查清单检查的重点要素是4.3.1、4.4.1、4.4.2、4.4.5、4.4.6、4.4.7、4.5.1、4.5.3等 1)依据查阅环境因素控制程序,查阅环境因素标识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2)依据4.3.3询问资材部负责人本部门的环境目标、指标情况3)依据4.4.1和4.4.2询问资材部负责人有关职责、人员培训的有关情况,询问现场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及培训教育情况查阅培训控制程序,抽查 有关操作、使用、保管危化品人员的培训或教育的相关记录4)依据4.4.3询问资材部负责人与内部和供应商的信息交流情况,查信息交流控制程序,查信息交流记录5)依据4.4.5检查的是关键岗位是否得到现行版本文件(MSDS等),是否易于查找6)依据询问资材部负责人该部门目标、指标、重要环境因素等,查阅危化品运行管理控制程序,查阅出入库制度;确认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贮存、出入库是否按有关要求实施;现场观察包转和容器是否完好?过期的化学品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处置?查如化学品的采购、化学品外运,进入仓库区域机动车等有无管理规定?有无签订协议?抽查采购、运输、机动车等相关方管理协议。

检查查危险化学品库房:装卸、贮存、搬运、防火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消防设施/器材是否按规定配备,查看有关查记录;检查危险化学品库房是否完好检查危化品化学品是否按种类、化学性质、补救方法等不同而分别贮存?7)依据询问仓库保管员应急响应有关情况,查阅应急响应控制程序,查阅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现场观察各项措施及安全标示、疏散通道、应急设备完好情况检查危化品应急预案,检查各种有关应急设备维护记录,询问库保员应急演练和培训情况 8)依据4.5.1对化学品仓库各种计量仪器进行现场观察,如温度、湿度、堆高、防泄露设施完好情况等,检查有关记录和危化品复检报告9)依据4.5.2检查资材部的合规性评价记录,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条款的正确性10)依据4.5.3检查不合品记录,查危化品近库检测报告,查纠正措施记录11)依据4.5.4检查的是化学品仓库的领用、库存、保管等记录和供应商的调查事项记录12)依据4.5.6检查内审计划,查有无不符合项,及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13)依据4.6检查管理评审报告,危化品采购及管理的不符合项是否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供应商的有关信息反馈是否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二十六、管理评审中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分别包含什么内容? 持续适宜性: 1)环境方针、体系要素的策划适合与组织自身的性质、规模和环境特点; 2)与组织原有的管理制度相融合,与其他管理体系(QMS、OHSMS)相兼容; 3)体系文件适合于本组织员工(能力、素质)理解和使用。

持续充分性: 1)体系是否覆盖认证范围(部门和所有现场); 2)体系是否完整包含标准要求的所有管理要素; 3)体系各项措施和文件是否能确保PDCA的有效运行; 4)所提供的资源是否充分 持续有效性: 1)方针、目标指标能否实现; 2)对所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能否实现有效控制; 3)通过监测测量、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要素的实施,组织是否形成了一个能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的良性机制; 4)员工是否通过体系的实施提高了环境意识,能自觉遵守与本岗位有关的各项作用指导书的要求; 5)符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十七、简述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目的:了解和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可行性;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 内容:主要要素:4.2;4.3.1;4.3.2;4.3.3;4.4.1;4.4.3;4.5.2;4.5.4;4.6 部门:管理层、代表、推进部门 二十八、从哪几个方面总体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方针、目标指标能否实现; 2)对所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能否实现有效控制; 3)通过监测测量、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要素的实施。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