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光的反射定律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9KB
约4页
文档ID:176816587
2.光的反射定律_第1页
1/4

光的反射一、选择题1、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白色污染是最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2、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3、下列四种情景中,因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是A.人在灯光下的“阴影” B.渔民看见江中的“鱼”C.大公鸡看到水的“自己” D.用放大镜看字典上的“字”4、教室里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粗糙的,其目的是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C.发生漫反射 D.发生镜面反射5、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A.1点20分 B.10点20分 C.10点40分 D.11点20分11. 如图所示,是一只手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这只手表所示的实际时间是 ( )。

A. 1点40分 B.7点零5分 C.10点25分 D.4点55分6、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镜里的像是虚像 B.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镜靠近1m,像将远离镜1m7、 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动,小球在平面镜中的像:( )A、水平向右运动 B、水平向左运动 C、竖直向上运动 D、竖直向下运动8、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看到蜡烛A的像B处放置与A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B.把实验中的玻璃换作普通平面镜,能更方便把代替像的蜡烛放在B处C.因为人眼能看到镜里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D在研究物与像的位置时,无需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9、检查视力时,要求眼睛与视力表相距5 m医院里常按图1所示的方式检查视力,让被检查者面对平面镜而坐,身后是视力表已知人距平面镜2 m,视力表离平面镜的距离应是() A.5 m B.2 m C.3 m D.4 m 10、如图所示,是一只手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这只手表所示的实际时间是 ( )。

B. 1点40分 B.7点零5分 C.10点25分 D.4点55分11、(2011·浙江嘉兴、舟山)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12、(2011·天津)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下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13、(2011·江西)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二、填空题1、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0.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 (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 m 2、“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我们站在河岸上,有时可以看到河中的小鱼游来游去,老师说我们看到的只是鱼的像,这是由光的 形成的。

3、在电闪雷鸣的天气,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4、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后,以1m/s的速度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 m/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6、(2011·安徽芜湖)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圆镜而得名湖水“水清可鉴”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______(选题“镜面”或“漫”)反射,能形成物体的_________(选题“实像”或“虚像”)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柳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形成的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按下列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3)如图所示,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

试在图中画出S和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甲乙 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1)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 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 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小杰点燃A蜡烛,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与B蜡烛相同为止,这时发现A蜡烛像与B蜡烛的大小_______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________(填序号)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3、(2011莆田)、(5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4、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人的后上方,人通过前方的镜子看视力表在镜中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人坐在视力表前方0.4m处,求人到视力表的像的距离,并请你回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4。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