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1KB
约63页
文档ID:131002318
爱婴医院管理制度_第1页
1/63

爱婴医院管理制度正文 第一篇:爱婴医院管理制度XXX人民医院爱婴医院管理制度第一节爱婴医院管理制度【制度】1.爱婴医院应建立促进爱婴行动领导小组正副组长由院长和主管院领导兼任,组员由产科、儿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医务科、总务科等部门的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爱婴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产科主任担任各爱婴医要把爱婴行动的工作列入全院工作的管理目标,要有工作制度、年度计划和总结2.爱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院所有接触母婴的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有关母乳喂养新知识的培训,新上岗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接受母乳喂养及哺乳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3.从早孕建卡开始,就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不少于3小时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办法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使其熟悉母乳喂养技巧孕妇学校同时应讲授孕期的注意事项、孕产期营养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性、分娩的先兆等内容,并及时登记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手册》上4.产妇进入待产室后,应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复训和提问;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要进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持续30分钟以上;当婴儿有觅食反射时,助产人员应协助做好早吸吮剖宫产术产妇,在手术台上可先行母婴手拉手、脸贴脸,术后送回爱婴区,产妇能够作出应答后30分钟内,即开始母婴皮肤接触,持续30分钟以上,并帮助早吸吮。

5.爱婴区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对母婴,母婴到爱婴区2小时内医护人员应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爱婴区实行母婴同室,当母婴分离时应指导母亲如何保持泌乳,鼓励按需哺乳6.爱婴区实行24小时护理责任制,医护人员每1~2小时至少应巡视母婴一次,要有专职人员协助母亲进行母乳喂养7.坚持产科医生三级查房制度和新生儿科医生每日到爱婴区查房制度对高危产妇及婴儿应严密观察,重点交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8.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橡皮奶头作为安慰物9.不接受任何代乳品的馈赠,不使用宣传代乳品的物件 10.出院后继续支持母乳喂养,医院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咨询热线,建立产后随访制度,将出院产妇转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监督检查】1.医院爱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本院母乳喂养工作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备查区爱婴行动评估小组,每半年一次对本区爱婴行动工作进行复查评估市爱婴行动评估组,每年开展一次全市性抽样评估工作2.爱婴行动的复查评估工作不事先通知,受检医院平时应坚持做好服务工作3.复查内容主要是“五个坚持,一个提高” 五个坚持是指:(1)坚持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坚持母婴同室及有关配套工作;(3)坚持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及对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 (4)坚持“三不准”即不准将奶瓶、奶粉、橡皮奶头带入爱婴区,不准接受奶粉商的馈赠,不得在医院范围内张贴婴儿奶粉广告和使用宣传代乳品的物品;(5)坚持母乳喂养的社区支持组织并适时开展活动。

一个提高是指:努力提高住院期间及出生4个月的母乳喂养率4.工作人员及孕产妇的考核复查按《爱婴医院评估复查问卷》及《深圳市爱婴医院管理办法》进行,重点评估爱婴区的管理5.复查工作结束后,当即对受检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反馈复查结果1)对复查不合格单位,给予“黄牌”警告,限期三个月进行整改三个月后经自评合格,可向区、市卫生局提出复查申请经专家组复查合格,可取消“黄牌”2)被“黄牌”警告的单位如再次复查仍不合格,随即取消爱婴医院的资格,同时取消其享受爱婴医院产科母婴同室收费标准3)被摘牌单位,要经一年开展再次创建爱婴医院活动,条件成熟后再向市爱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新提出评审申请第二节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及孕产妇死亡病例报告制度 【制度】 1.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出现围产儿、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一律由经治医师及时、准确地填写《围产儿、小儿死亡报告卡》,该卡由所在科护士长收存,每月初由该院预防保健科人员核实、收取,并随月报表按时报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每季度按规定报市妇幼保健院2.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发生孕产妇死亡,一律由经治医师及时、准确地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12小时内通知本院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人员及时派人收取《孕产妇死亡报告卡》,24小时内报告区妇幼保健院。

医院按月将报告卡报区妇幼保健院,区妇幼保健院按季将卡汇总报市妇幼保健院监督检查】1.各医疗保健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围产儿、5岁以下小儿及孕产妇死亡漏报自查,并作记录2.市、区妇幼保健院每半年进行一次围产儿、5岁以下小儿及孕产妇死亡漏报检查,并与户籍登记、防疫、计划生育部门核实死亡人数,以防漏报3.将围产儿、5岁以下小儿及孕产妇死亡报告列为妇幼保健年度考核内容之一,发现漏报,加倍扣分4.经检查,对坚持报告制度,并达到准确、及时者,列为年度妇幼保健工作表彰的依据之一;如发现不执行报告制度者,对有关科室及单位领导按规定给予处理第三节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及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 【制度】1.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出现死胎、死产、新生儿、5岁以下儿童及孕产妇死亡的,由经治医师及时、准确地填写有关报告卡,所在科室须在一周内组织死亡病历讨论,详细记录讨论经过,并将讨论意见填写在“科内自评”一栏中,科主任审核病历后送交预防保健科2.预防保健科应审核病历,如发现有漏项、错项,有权责成所报科室补填和修改3.预防保健科应在一周前将死亡病历提交医院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成员预审,然后,按时(每1~2月)组织一次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会议,最后由预防保健科将该院评审小组的讨论意见填写在“院内自评”一栏中。

4.预防保健科将评审后的死亡病历及时报区妇幼保健院,提交“区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审定5.区妇幼保健院接到医院孕产妇死亡报告后,应组织人员到死亡孕产妇家中,或分娩医院进行个案调查,核实和补充有关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对跨区的孕产妇死亡及疑难病案,市及有关区妇幼保健院应协同工作并完成调查6.区妇幼保健院应在一周前将死亡病历提交区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成员预审,并于每年4月、10月进行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7.市级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病例的评审工作在区级评审后一月内进行,市妇幼保健院应提前十天将死亡病历提交市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委员会成员8.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结果分为三类:可以避免死亡、创造条件可以避免和不可避免死亡9.对于市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委员会评审后仍不能作出明确结论者,将报请省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委员会评审10.评审结束后,市、区卫生行政部门都应将每一例死亡孕产妇、围产儿的死亡诊断、死亡原因、孕期保健、产时、产后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评审意见、建议等成文向有关部门及医疗保健机构进行通报监督检查】1.各医疗保健机构每季度自查是否对孕产妇、围产儿死亡按期进行了评审,并由预防保健科做好记录。

经检查,完成任务好的,列为年度妇幼卫生表彰项目;未按规定操作者,对有关人员及其领导按规定给予处分2.市、区妇幼保健院自查是否及时进行了孕产妇死亡调查、是否按时组织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经检查,完成任务好的,列为年度妇幼卫生表彰项目;未按规定执行者,对有关人员及其领导给予相应的处分第四节产房工作制度【制度】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进行接生或阴道检查前必须按洗手规则刷手,并按《消毒隔离制度》进行监测2.产房的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定位定数,并由专人负责管理,用后及时补充或更换,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3.产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当班人员不得擅离岗位4.产房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交接班人员应按常规仔细检查产妇并做好记录5.产房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关心体贴产妇;助产士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解除产妇的思想顾虑,鼓励产妇进食饮水,支持和保护自然分娩6.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认真描绘产程图,严格按产程图时限处理其变化7.产程中的干预措施,必须要有医学指征,特别要掌握计划分娩、催产素滴注和剖宫产分娩的医学指征8.胎儿出生时必须有两名以上助产人员在产房;分娩过程中发现异常,产科医师必须到产房处理;危重产妇分娩,产科主治医师及主任应参与抢救工作;高危新生儿分娩,新生儿科或儿科医师也应在产房协助抢救。

9.产房必须配备保温及降温设备,室温应保持在摄氏25~26度定期通风消毒10.新生儿娩出并处理完毕后,先抱给产妇确认性别,仔细核对母亲床号、姓名、分娩时间及新生儿性别后方可给新生儿戴上手圈;正常新生儿应在产后半小时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做好记录产后2小时在产房观察期间,应让新生儿与母亲在一起11.接产后,接生人员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完整填写分娩记录,并及时登记填写时字迹要清晰、整齐监督检查】1.《产房工作制度》列为妇幼保健年度检查重要内容,市、区卫生局采取随机抽查方式进行检查医院每季度自查一次,并做好记录2.抢救药品不足或抢救物品功能不全,导致丧失抢救时机者,参照《深圳市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处理3.对不重视、不执行产程监测产程图者,应追究责任,助产士、产房护士长及科主任应分别予以警告或其它行政处分XXX人民医院 2021年7月7日第二篇:爱婴医院管理制度爱婴医院管理制度一、 爱婴医院管理依据1.创建爱婴医院的目的:是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和死亡率医院应以“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服务宗旨,母乳喂养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制订的《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中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不断改善产儿科工作条件,做好母乳喂养工作。

2.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传达至所有保健人员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用母乳喂养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和在与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橡皮奶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3.《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中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卫生保健机构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货样品;(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国家或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储藏条件。

二、爱婴医院工作人员培训1.母乳喂养培训是爱婴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从事妇幼医疗 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进行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临床技巧的培训及复训,应将其作为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2.以WHO/UNICEF共同制订的18学时母乳喂养培训教材和40学时母乳喂养咨询技巧培训课程为基本内容,对妇儿专业人员进行培训3.对所有新来院从事妇幼医疗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在6个月内完 成岗前母乳喂养的系统培训对医学院校的实习学生应进行实习 前的母乳喂养知识教育4.培训方法灵活、多样,包括讲课、小组讨论、看录像、知识竞赛等 ,并应进行床旁示教、实习5.对产儿科病房的护士进行新生儿、产褥母亲护理的培训6.每年定期对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母乳喂养新知识的复训培训 及复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三、爱婴医院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人员要接受过母乳喂养及咨询技巧的培训,具有较高的 业务水平和表达能力,服务热情周到,能让群众了解宣传内容,并能正确解答孕妇提出的有关母乳喂养问题2.凡经过产前检查的孕妇在产前至少接受过1次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家属同时参加,并记录在围产保健手册中高危妊娠者产前 住院期间,亦应对其进行母乳喂养强化教育。

3.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意义2)出生至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在正确加辅食的情况下,母乳喂养应喂至生后第二年 (3)母乳喂养的技巧包括:正确的喂奶体位、含接姿势、挤奶方法等 (4)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 (5)母婴同室的好处、方法 (6)如何产生足够的母乳7)婴儿患病时坚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形式应多样化,使群众容易接受,如:讲课、录音、录像、宣传画、小册子、示教、角色扮演、咨询、个别指导等在产前、产后及随访时,均应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让孕、产妇及家属了解有关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知识及技巧与母、婴接触的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义务将本院母乳喂养规定(包括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我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知识技巧以生动活泼的宣传版面布置于产、儿科、孕妇学校及医院主要场所,造成爱婴气氛四、待产室及产房管理1.产妇临产住院,工作人员介绍爱婴医院常规,并进行有关母乳喂 养好处及管理的强化教育2.对无母乳喂养禁忌者,不允许携带婴儿奶粉、奶瓶、奶头入院 3.产程中鼓励产妇吃高营养食物及补充足够水分,以增强体力,准 备产后哺乳。

4.新生儿娩出后,擦干皮肤,清理呼吸道,处理脐带后,正常新生 儿在生后30分钟内即将婴儿放在产妇胸前行皮肤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继续协助新生儿吸吮,观察觅食、吸吮、吞咽情况,有异常情况未能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新生儿,应在分娩记录中注明原因,实施皮肤接触中要注意保暖5.剖宫产术后可行母、婴面颊皮肤接触进入母婴同室,产妇有应答反应者30分钟内正规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皮肤接触至少持续30分钟6.对早产、轻度窒息新生儿,由儿科医师决定早接触和早开奶时间 7.不宜早接触、早吸吮的指征:(1)新生儿重度窒息、产伤或其他合并症,经新生儿复苏抢救后需送高危新生儿病房继续抢救或观察者 (2)高危母亲抢救者3)剖宫产母亲,麻醉未清醒者 (4)有母乳喂养禁忌症者5)34周及以下的早产儿,吸吮、吞咽不协调者五、母婴同室管理 1.收住对象(1)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母婴同室2)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母婴同室3)高危新生儿的母亲,如儿科无条件提供母婴同室,可继续留住母婴同室如新生儿,则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有条件的 医院应尽量将母亲共同转入儿科母婴同室。

4)母婴同室期间,母亲或新生儿患传染病需隔离时,应将母婴共同进行隔离治疗2.工作人员职责产儿科医师工作职责:(1)产、儿科医师分工合作,负责产妇及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2)产、儿科医师与护士密切配合,指导母乳喂养 (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应诊治工作 (4)认真书写病历,包括有关母乳喂养记录护理人员工作职责:(1)实行母婴责任制护理,认真执行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2)医护配合共同做好母乳喂养工作3)产房及待产室护士协助产妇做好早接触及早吸吮工作,并同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4)产房护士或助产士与产后母婴同室护士认真交接母婴情况3.护理常规产后6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1)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伤口、宫缩、阴道出血和排尿情况 (2)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住院号3)观察新生儿呼吸及皮肤、脐带有无渗血、婴儿有无呕吐并注意保暖4)协助剖宫产的母亲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及按需哺乳5)协助并指导全部母亲生后6小时内再次喂奶,按需哺乳产褥期的观察及护理:(1)每日检查恶露、伤口愈合、子宫复旧情况,保持外阴清洁 (2)每日检查乳房情况(胀度、乳量、乳头形状),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体位、含接姿势及挤奶手法。

发现异常情况(如奶胀、 乳头皲裂、副乳等)及时加强指导和咨询3)加强心理护理,针对产妇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使母亲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4)指导并提供母亲科学膳食,保证充分营养新生儿及患儿的观察及护理:(1)记录新生儿及患儿的一般情况,每日测体温、体重、大小便次数及性质、黄疸情况并做好记录 (2)了解新生儿的吸吮次数及吸吮情况 (3)每日洗澡一次,做好新生儿皮肤护理、脐带护理、预防接种工作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5)加强巡视,了解母亲及新生儿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4.简易人乳库鼓励有需要有条件的爱婴医院设立人乳库,收集人乳的对象应为无传染病身体健康的母亲人乳库供奶范围:(1)产妇不能用自己的乳汗哺喂的新生儿及患儿 (2)有医疗适应症的新生儿及患儿人乳收集:(1)备好消毒奶杯,以有盖的透明广口杯为宜 (2)清洁产妇的乳房,采奶前洗手3)挤乳方法:手法挤乳为主,消毒器具(吸奶器或奶泵)挤奶为辅 (4)将收集好的人乳汁贴上瓶签,准确记录供乳者姓名、收集日期、时间、分娩孕周5)采奶后入乳库前消毒消毒条件为恒温水箱62.5℃30分钟,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放入冰箱待用冰箱内保持4℃,储存应在24-48小时内使用,-2021存,可在3个月内使用。

库奶使用时需复温6)若乳母挤出的奶用于哺喂自己的新生儿,则不需要消毒,但容器外应标明姓名、日期、床位号,置于4℃冰箱内保存,24小时内使用人乳库应由专人管理:(1)对各病室收集的人乳进行检查2)管理人员对乳库的人乳做好时间标记,储存及使用时应作记录 (3)每日检查乳库,应保证先入库的先供应,并及时清理过期的乳汁 (4)设专用冰箱储奶,冰箱应每周清洁一次,每月对库存奶检菌一次,并有记录5.探视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探视制度,以确保母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治疗 (2)为防止交叉感染,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探视 (3)严格控制探视人数,每次不超过2人6.消毒隔离制度(1)母婴同室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15-2021,应注意母婴保暖2)保持病室清洁卫生,安静温馨,严禁吸烟3)每日常规进行母婴床单位消毒一次,用5‰洗消净擦试 (4)母婴出院后,母婴床单位应做终末消毒处理 (5)探视后病室进行通风换气7.基本设施房屋环境应舒适、清洁、明亮、安静,温湿度适宜,每一母婴床单位的面积应不少于6平方米室内设备:(1)每个母婴床单位应设有产妇床、新生儿床各一张,床头柜1个靠背椅1把(方便产妇哺乳)婴儿床应在产妇床旁,以便产 妇随时可以观察新生儿及哺乳。

2)室内有通风、保暖装置,室温应保持在22-24℃病区内设备: (1)有治疗室 (2)婴儿洗澡室3)流动水洗手池及盥洗室 (4)热水供应设备5)宣教室或必要的宣教设施,如电视机、录像机、示教实物、宣传画、板报等 (6)厕所及污物间7)其他产科、儿科病房必备医疗、保健、抢救药品及设施每个医院应设有隔离的母婴同室六、母乳喂养随访制度1.医院应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热线,提供母乳喂养咨 询服务2.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知产妇如何与医院保健科或社区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好围产保健手册3.产妇出院后,围产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社区保健组织 ,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并详细了解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坚持母乳喂养2年4.产后6周复查时应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并给予咨询和指导5.医院、保健组织、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共同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母乳喂养随访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了解出院后母亲的母乳喂养问题,及时进行咨询服务七、爱婴医院复查制度1.爱婴医院应建立对本院母乳喂养工作实行定期复查的制度,并作 记录备查2.爱婴医院应随时接受复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爱婴医院进 行一次抽查复查;国家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

3.复查主要内容有:实施《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及《爱 婴医院母乳喂养工作规范》的情况4.对省级、国家级卫生行政部门复查不合格的单位,取消爱婴医院 荣誉称号5.被摘牌单位,要再次开展创建爱婴医院活动,条件成熟后方可向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重新提出申请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制度】1.爱婴医院应建立促进爱婴行动领导小组正副组长由院长和主管院领导兼任,组员由妇产科、儿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医务科、总务科等部门的人员及有关专家组成爱婴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产科主任担任各爱婴医院 要把爱婴行动的工作列入全院工作的管理目标,要有工作制度、年度计划和总结2.爱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院所有接触母婴的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有关母乳喂养新知识的培训,新上岗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接受母乳喂养及哺乳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3.从早孕建卡开始,就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不少于3小时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办法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使其熟悉母乳喂养技巧孕妇学校同时应讲授孕期的注意事项、孕产期营养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性、分娩的先兆等内容,并及时登 记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手册》上。

4.产妇进入待产室后,应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复训和提问;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内要进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持续30分钟以上;当婴儿有觅食反射时,助产人员应协助做好早吸吮剖宫产术产妇,在手术台上可先行母婴手拉手、脸贴脸,术后送回爱婴区,产妇能够作出应答后30分钟内,即开始母婴皮肤接触,持续30分钟以上,并帮助早吸吮5.爱婴区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对母婴,母婴到爱婴区2小时内医护人员应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爱婴区实行母婴同室,当母婴分离时应指导母亲如何保持泌乳,鼓励按需哺乳6.爱婴区实行24小时护理责任制,医护人员每1~2小时至少应巡视母婴一次,要有专职人员协助母亲进行母乳喂养7.坚持产科医生三级查房制度和新生儿科医生每日到爱婴区查房制度对高危产妇及婴儿应严密观察,重点交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8.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橡皮奶头作为安慰物 9.不接受任何代乳品的馈赠,不使用宣传代乳品的物件10.出院后继续支持母乳喂养,医院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咨询热线,建立产后随访制度,将出院产妇转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监督检查】1.医院爱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对本院母乳喂养工作进行检查,并作记录备查。

区爱婴行动评估小组,每半年一次对本区爱婴行动工作进行复查评估市爱婴行动评估组,每年开展一次全市性抽样评估工作2.爱婴行动的复查评估工作不事先通知,受检医院平时应坚持做好服务工作3.复查内容主要是“五个坚持,一个提高”五个坚持是指:(1)坚持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坚持母婴同室及有关配套工作;(3)坚持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及对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4)坚持“三不准”即不准将奶瓶、奶粉、橡皮奶头带入爱婴区,不准接受奶粉商的馈赠,不得在医院范围内张贴婴儿奶粉广告和使用宣传代乳品的物品;(5)坚持母乳喂养的社区支持组织并适时开展活动一个提高是指:努力提高住院期间及出生4个月的母乳喂养率4.工作人员及孕产妇的考核复查按《爱婴医院评估复查问卷》及《深圳市爱婴医院管理办法》进行,重点评估爱婴区的管理 5.复查工作结束后,当即对受检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反馈复查结果 (1)对复查不合格单位,给予“黄牌”警告,限期三个月进行整改三个月后经自评合格,可向区、市卫生局提出复查申请经专家组复查合格,可取消“黄牌”2)被“黄牌”警告的单位如再次复查仍不合格,随即取消爱婴医院的资格,同时取消其享受爱婴医院产科母婴同室收费标准。

(3)被摘牌单位,要经一年开展再次创建爱婴医院活动,条件成熟后再向市爱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重新提出评审申请第三篇:【爱婴医院管理制度】目 录一、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 1三、孕妇学校制度 ..................................... 4四、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 5五、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 ............................. 6六、母乳喂养管理制度 ................................. 7七、母乳喂养护理常规 ................................. 8八、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 9九、母婴同室责任护士岗位职责 ........................ 11十、待产室、产房岗位责任制 .......................... 12 十一、母婴同室管理制度 .............................. 14 十二、探视制度 ...................................... 18 十三、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 19一、爱婴医院管理制度1.爱婴医院应建立爱婴领导小组。

由医教科牵头,组员由产科、儿科、保健科、护理部、感染科、总务科等部门的人员及有关人员组成爱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产科主任担任把爱婴的工作列入全院工作的管理目标,有工作制度、计划、方案、质量考核和总结2.爱婴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院所有接触母婴的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有关母乳喂养新知识的培训,新上岗工作人员须按规定接受母乳喂养及哺乳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3.从早孕建卡开始,就对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不少于3小时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把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办法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使其熟悉母乳喂养技巧孕妇学校同时应讲授孕期的注意事项、孕产期营养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性、分娩的先兆等内容,并及时登记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手册》上 4.产妇进入待产室后,应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复训和提问;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要进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持续30分钟以上;当婴儿有觅食反射时,助产人员应协助做好早吸吮剖宫产术产妇,在手术台上可先行母婴手拉手、脸贴脸,术后送回母婴区,产妇能够作出应答后60分钟内,即开始母婴皮肤接触,持续30分钟以上,并帮助早吸吮1 5.母婴区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每一对母婴,母婴到母婴区2小时内医护人员应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

爱婴区实行母婴同室,当母婴分离时应指导母亲如何保持泌乳,鼓励按需哺乳 6.母婴区实行24小时护理责任制,医护人按要求巡视母婴一次,要有专职人员协助母亲进行母乳喂养7.坚持产科医生三级查房制度和新生儿科医生每日到爱婴区查房制度对高危产妇及婴儿应严密观察,重点交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8.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婴儿喂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橡皮奶头作为安慰物9.不接受任何代乳品的馈赠,不使用宣传代乳品的物件10.出院后继续支持母乳喂养,医院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和咨询热线,建立产后随访制度,将出院产妇转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二、爱婴医院知识培训制度1、对全院职工进行“爱婴医院”基本知识培训 3小时,巩固培训,每年一次,每次3学时2、产科儿科专业人员首次培训18小时加3小时实习巩固培训,每年一次新知识培训每次2小时,科室利用晨交班后复习母乳喂养知识10-15分钟3、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参加18个学时“爱婴医院”知识学习4、保健科负责社区“爱婴医院”知识学习5、以WHO/UNICEF共同制定的18学时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蓝本,对产科,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三、孕妇学校制度1、凡经过产前检查的孕妇在产前至少接受一次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家属同时参加培训,同时进行妊早期、妊中期、妊晚期产褥期相关知识培训2、宣教人员要有一定业务水平,接受过母乳喂养培训,服务热情周到,有一定表达能力,能让群众了解宣教内容,并能解答提出的各项问题3、宣教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婴医院相关知识和妊期保健、产褥期护理及科学育儿1)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意义;(2)母乳喂养的技巧,正确的喂奶体位及含接姿势,挤奶方法等;(3)早吸吮按需哺乳的重要性;(4)母婴同室的好处,如何保证充足的母乳; (5)婴儿扶触的好处与技巧; (6)婴儿沐浴程序及技巧;(7)若孕妇未受过相关培训应在产后由责任护士进行母乳喂养系列宣教指导4、宣教的形式应多样化,产妇易接受:如讲课、录音、录像、宣传画、小册子、示教、角色扮演、咨询等5、在产前门诊、产前病房、产房、母婴同室及产后随访各阶段应进行有关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让产妇及家属了解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及技巧,提高4—6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6、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进行宣教的义务7、孕产妇争取完整地接受系统宣教,达到4次以上四、母婴同室管理制度1、母婴同室医护人员必须经过18学时的系统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强化母乳喂养的新知识。

2、母婴同室要保持空气清新、安静、舒适、温度、适度适宜,为母婴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3、每日紫外线照射1次,每次1小时,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4、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孕产妇,介绍爱婴医院基本知识,对孕产妇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强化宣教,禁止产妇及家属使用代乳品及奶瓶、奶嘴5、产妇产后入母婴同室2小时内要协助并教会产妇哺乳的姿势、体位、方法及婴儿含接姿势,做到充分有效地吸吮,接需哺乳6、护理人员定时巡视母婴同室,密切观察母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7、对母婴同室的婴儿进行晨护及预防接种等工作时,母婴分离不能超过1小时8、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便进入母婴同室,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在规定时间内探视,每次不能超过1人9、母婴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向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计划生育、产褥期保健知识的宣教,安排产妇出院后的随诊工作并进行登记10、母婴出院时,主班护士应清点室内和床上用物是否丢失并将污物送往洗衣房,同时进行必要的室内清洁消毒五、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1、医护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2、诊治、换药、处置前后均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病室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4、病室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照射1次,每次1小时,保持母婴同室环境整洁,舒适5、晨间护理,一床一套,湿扫床6、保证被服的清洁脏衣服、脏被服装入污衣袋内,不得随意乱丢乱放7、清洁床头桌,要求一桌一布,每日1次,用后用300mg/1含氯消毒液消毒备用8、各种治疗器械用后清洗、浸泡、消毒灭菌9、产妇所用餐具、药杯必须严格消毒10、病室定期空气培养,每月一次11、如需隔离者,严格按消毒隔离措施进行12、产妇出院后病室床单元终末消毒六、母乳喂养管理制度1、响应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我国卫生部的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并宣传双“十条”2、成立“爱婴医院”领导组,由医教科牵头、产儿科主任、护士长、院感科、保健科主任制订母乳喂养管理制度,并监督职工严格执行3、为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儿科建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病房4、产科及儿科工作人员必须接受18学时的培训,并考试及格方能上岗5、在全院范围内不得张贴任何代乳品、奶瓶及橡皮奶嘴的宣传广告、宣传画、挂历等,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人工喂养6、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接受代乳品商的馈赠,不得推销和使用代乳品及奶瓶、橡皮奶嘴等7、开办孕妇学校,向所有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

8、促进早吸吮、婴儿出生半小时内开始皮肤早接触及早吸吮,24小时母婴同室及按需哺乳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代乳品和饮料(除非有医学指证)9、产后帮助和指导母亲实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以及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10、建立热线:指导母乳喂养,并详细做好登记11、与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做好交接工作以便顺利进行家访,使纯母乳喂养4-6个月七、母乳喂养护理常规1、产后2小时母婴同时进入母婴同室、病房护士与助产士认真交接班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方法: (1)播放录音及录像宣传; (2)个别谈心、解除心理障碍3、帮助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1)剖宫产的母亲在有应答反应后,护士需帮助婴儿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不少于30分钟;(2)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帮助母亲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含接方法;(3)鼓励产妇按需哺乳;(4)告诉产妇每次哺乳后,将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 5 (5)指导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的母亲保持泌乳,使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4、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每日婴儿洗澡及医学处理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5、废弃奶瓶、奶嘴及代乳品6、做产后体操,每日一次7、提供营养丰富之产妇饭,一日五餐8、产妇出院时,要将母乳喂养状况介绍给地段保健,并交地段随访、产后访视,热线:******** 指导母亲正确母乳喂养。

9、护士每2小时填写母乳喂养情况记录表,医生记录母婴情况一次,出院时做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评价八、母婴同室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一)、产前护理常规:(待产孕妇护理常规)1、为新入院产妇(孕妇)办理入院手续,入院指导,并通知主管医师2、了解孕妇的胎次、产次、有无宫缩、阴道出血、流水等,有产兆者随同病历送往产房(分娩室)并向助产士交接孕妇情况3、每日测T、P、BP一次,T37、5°C以上者每日测4次,住院一周未分娩者每周测体重一次4、注意营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5、向孕妇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的哺乳姿势,早吸吮,按需哺乳及母婴同室的重要性,人工喂养的缺点6、注意外阴清洁,督促孕妇每日清洗外阴,禁止坐浴7、待产孕妇注意观察胎儿、宫缩、阴道流血、流水情况二)、产后护理常规:1、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时,要交接分娩情况,出血量、血压、小便等排泄情况,分娩方式,有无产软道损伤,是否进行早吸吮等2、24h以内注意观察宫缩、出血量24h以后注意观察恶露性质、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协助指导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喂养姿势,早吸吮,纯母乳喂养4、产后6小时以内未小便或排便困难者,用各种方法诱导排便仍无效者,可在无菌操作下导尿。

5、每日测T、P、BP一次,T37、5°C以上每日测4次,T38°C以上停止哺乳,报告医师处理6、婴儿每日晨沐浴,脐部护理,行预防接种,每日测体温9 二次,严密观察婴儿情况7、每次接触婴儿时工作人员要按洗手程序洗手8、乳房护理:哺乳前要用温水洗手,并用清水毛巾或洁净毛巾擦拭乳头9、正常产妇产后2h可下床活动,促进子宫复旧,利于按需哺乳10、产后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三天无大便者通知医师处理11、会阴处理:正常产妇每日用洁尔阴液冲洗一次,有会阴裂伤或侧切者,每日用洁尔阴冲洗二次,并用75%酒精湿敷,外阴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二次12、作好母乳喂养的宣教,产褥期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宣教及出院后纯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工作13、指导好新生儿抚触工作九、母婴同室责任护士岗位职责1、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必须经18学时母乳喂养知识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2、分娩室送产妇回母婴同室时,值班护士要认真交接清楚分娩情况,并主动向产妇作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语言亲切3、产妇入母婴同室后,责任护士(夜班由值班护士)应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喂哺姿势,鼓励按需哺乳,教会母亲正确的挤奶手法4、剖腹产术后作出反应时,一小时内进行早吸吮,早接触,帮助母亲喂养。

5、责任护士按要求巡视病房,鼓励产妇早活动,按照护理程序对母婴进行整体的护理、密切观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处理,鼓励产妇夜间哺乳6、认真给产妇宣教母乳喂养知识,作好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及家属学会婴儿抚触,沐浴技巧7、每日晨护为婴儿洗澡,脐部护理,按时接种疫苗8、禁止家属向院内携奶瓶、奶嘴、奶粉等,巡视病房时要认真检查,发现有以上物品应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危害,并令其立即拿走9、鼓励产妇进行早吸吮、勤吸吮、促进乳汁的分泌10、作好出院指导,告知热线十、待产室、产房岗位责任制一)、待产室岗位责任制:1、参加集体交班2、共同打扫卫生后,整理敷料,负责消毒物品的准备3、责任班负责接待新入院产妇,做好各种检查,如B超、心电图、胎儿电子监护等4、潜伏期内负责待产妇的心理、生理护理5、要求工作认真,主动热情,面带微笑,服务周到 二)、产房岗位责任制:1、当待产妇进入活跃期后,由责任班送入产房,由主班负责观察产程,并做各种表格记录,责任班始终陪伴在待产妇身边,充当导乐陪伴人员,持续地给产妇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让她对分娩充满自信心,适时地给予待产妇喂饭,喂水,指导其用力,鼓励排空膀胱,使其尽快结束分娩。

2、婴儿娩出60分钟后,由责任班负责皮肤早接触,早吸吮,使其早开奶,提高母乳喂养率3、产后2小时内,由主班负责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待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后送入母婴同室修养三)、待产室及产房管理1、产妇临产住院,工作人员介绍爱婴医院常规,并进行有关母乳喂养好处及管理的强化教育2、对无母乳喂养禁忌者,不允许携带婴儿奶粉、奶瓶、奶头入院3、产程中鼓励产妇吃高营养食物及补充足够水分,以增强体力,准备产后哺乳4、新生儿娩出后,擦干皮肤,清理呼吸道,处理脐带后,12 正常新生儿在生后60分钟内即抑放在产妇胸前行皮肤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并继续协助新生儿吸吮,观察觅食、吸吮、吞咽情况,有异常情况未能进行早接触、早吸吮的新生儿,应在分娩记录中注明原因,实施皮肤接触中要注意保暖5、剖宫产术后可行母、婴面颊皮肤接触进入母婴同室,产妇有应答反应者60分钟内正规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皮肤接触至少持续30分钟6、对早产、轻度窒息新生儿,由儿科医师决定早接触和早开奶时间7、不宜早接触、早吸吮的指征:(1)新生儿重度窒息、产伤或其他合并症,经新生儿复苏抢救后需送高危新生儿病房继续抢救或观察者2)高危母亲抢救者。

3)剖宫产母亲,麻醉未清醒者 (4)有母乳喂养禁忌症者5)34周及以下的早产儿,吸吮、吞咽不协调者13 十一、母婴同室管理制度(一)、收住对象(1)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母婴同室2)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母婴同室3)高危新生儿的母亲,如儿科无条件提供母婴同室,可继续留住母婴同室如新生儿,则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有条件的医院应尽量将母亲共同转入儿科母婴同室4)母婴同室期间,母亲或新生儿患传染病需隔离时,应将母婴共同进行隔离治疗二)、工作人员职责(一)、产儿科医师工作职责:(1)产、儿科医师分工合作,负责产妇及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健康咨询等全面工作,24小时有人负责2)产、儿科医师与护士密切配合,指导母乳喂养 (3)每日查房至少2次,做好相应诊治工作 (4)认真书写病历,包括有关母乳喂养记录二)、护理人员工作职责:(1)实行母婴责任制护理,认真执行母婴同室护理常规 (2)医护配合共同做好母乳喂养工作3)产房及待产室护士协助产妇做好早接触及早吸吮工作,并同时指导产妇母乳喂养4)产房护士或助产士与产后母婴同室护士认真交接母婴情况。

三)、护理常规:1、产后2小时母婴同时进入母婴同室、病房护士与助产士认真交接班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与方法: (1)播放录音及录像宣传; (2)个别谈心、解除心理障碍3、帮助母亲正确的母乳喂养(1)剖宫产的母亲在有应答反应后,护士需帮助婴儿早吸吮及母婴皮肤接触不少于30分钟;(2)护士每2小时巡视一次,帮助母亲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及含接方法;(3)鼓励产妇按需哺乳;(4)告诉产妇每次哺乳后,将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 5 (5)指导因医学指征暂时母婴分离的母亲保持泌乳,使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4、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每日婴儿洗澡及医学处理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5、废弃奶瓶、奶嘴及代乳品6、做产后体操,每日一次7、提供营养丰富之产妇饭,一日五餐8、产妇出院时,要将母乳喂养状况介绍给地段保健,并交地段随访、产后访视,热线0476-4263735 指导母亲正确母乳喂养9、护士每2小时填写母乳喂养情况记录表,医生记录母婴情况一次,出院时做住院期间母乳喂养评价四)、产后6小时内母婴观察及护理:(1)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及伤口、宫缩、阴道出血和排尿情况15 (2)核对新生儿姓名、性别、住院号3)观察新生儿呼吸及皮肤、脐带有无渗血、婴儿有无呕吐并注意保暖。

4)协助剖宫产的母亲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并指导正确哺乳姿势及按需哺乳5)协助并指导全部母亲生后6小时内再次喂奶,按需哺乳 产褥期的观察及护理:(五)、产褥期的观察护理:(1)每日检查恶露、伤口愈合、子宫复旧情况,保持外阴清洁2)每日检查乳房情况(胀度、乳量、乳头形状),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体位、含接姿势及挤奶手法发现异常情况(如奶胀、乳头皲裂、副乳等)及时加强指导和咨询3)加强心理护理,针对产妇的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使母亲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4)指导并提供母亲科学膳食,保证充分营养六)、新生儿及患儿的观察及护理:(1)记录新生儿及患儿的一般情况,每日测体温、体重、大小便次数及性质、黄疸情况并做好记录2)了解新生儿的吸吮次数及吸吮情况3)每日洗澡一次,做好新生儿皮肤护理、脐带护理、预防接种工作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5)加强巡视,了解母亲及新生儿情况,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基本设施房屋环境应舒适、清洁、明亮、安静,温湿度适宜,每一母 16 婴床单位的面积应不少于6平方米室内设备:(1)每个母婴床单位应设有产妇床、新生儿床各一张,床头柜1个,靠背椅1把(方便产妇哺乳)婴儿床应在产妇床旁,以便产妇随时可以观察新生儿及哺乳。

2)室内有通风保暖装置,室温应保持在22-24℃ 病区内设备: (1)有治疗室 (2)婴儿洗澡室3)流动水洗手池及盥洗室 (4)热水供应设备5)宣教室或必要的宣教设施,如电视机、录像机、示教实物、宣传画、板报等6)厕所及污物间7)其他产科、儿科病房必备医疗、保健、抢救药品及设施 每个医院应设有隔离的母婴同室十二、探视制度(1)严格执行医院探视制度,以确保母婴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治疗2)为防止交叉感染,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探视 (3)严格控制探视人数,每次不超过2人18 十三、母乳喂养随访制度1、医院应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咨询热线,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服务2、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知产妇如何与医院保健科或社区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好围产保健手册3、产妇出院后,围产保健手册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社区保健组织,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并详细了解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至4-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坚持母乳喂养2年4、产后6周复查时应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并给予咨询和指导5、医院、保健组织、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共同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将母乳喂养随访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了解出院后母亲的母乳喂养问题,及时进行咨询服务第四篇:爱婴医院管理制度爱婴医院管理制度 爱婴医院管理依据1.创建爱婴医院的目的: 是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以降低婴儿发病和死亡率。

医院应以“儿童优先、母亲安全”为服务宗旨,母乳喂养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制订的《促使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和《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中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不断改善产儿科工作条件,做好母乳喂养工作 2.母乳喂养成功的十点措施:(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政策,并传达至所有保健人员2)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这一政策 (3)要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用母乳喂养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和在与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婴儿一天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橡皮奶头作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3.《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中国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卫生保健机构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公司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货样品;(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说明母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品的 国家或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储藏条件。

二、爱婴医院工作人员培训1.母乳喂养培训是爱婴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从事妇幼医疗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进行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临床技巧的培训及。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