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突工考试题考生姓名: 单位 成绩 一、填空题1、煤矿三大规程是指(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 程)2、煤矿防突工作坚持(区域措施)先行、(局部措施)补充的原 则3倾斜煤层是指煤层倾角在(254、 按突出现象的力学特征,一般将煤与瓦斯突出分成三类,即 (突出)、(倾出)、(压出)5、 经区域预测后,突出煤层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 危险区)6、 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 要求钻孔控制回采巷道外侧的范围是:倾斜、急倾斜煤层巷道上帮轮 廓线外至少(20)m,下帮至少(10)m;其他为巷道两侧轮廓线 夕卜至少各(15)m7、 预抽瓦斯钻孔封堵必须严密穿层钻孔的封孔段长度不得小 于(5)m,顺层钻孔的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8)m8、 开采保护层的保护效果检验主要采用(残余瓦斯压力)、(残 余瓦斯含量)、(顶底板位移量)及其他经试验证实有效的指标和方法9、 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二、单项选择题1、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B )时, 必须停止用电煤钻打眼A、0.5 B、1.0% C、0.75% D、1.5% 2、近水平煤层是指煤层倾角在( D )以下的煤层。
A、0° B、45° C、25° D、8°3、井下风门每组不得少于( B )道,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 同时敞开A、1 B、2 C、3 D、44、突出煤层的煤、半煤岩炮掘和炮采工作面,必须使用安全等 级不低于( C )的煤矿许用含水炸药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5、 大型突出是指突出的煤量为( D )tA、100 B、200 C、500 D、500t~10006、 采用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 当钻孔不能一次穿透煤层全厚时,应当保持煤孔最小超前距( C ) mA、5 B、10 C、15 D、207、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控制 的条带长度不小于( A )A、60m B、50m C、40m D、30m8、钻孔孔口抽采负压不得小于( D )kPaA、10 B、11 C、12 D、139、根据煤层瓦斯压力进行区域预测时,其临界值为( B )MPaA、P<0.8 B、P < 0.74 C、P<0.74 D、P>0.7410、 煤与瓦斯突出煤层采区回风巷及总回风巷安设( C )浓度 甲烷传感器A、高浓度 B、低浓度 C、高低浓度 D、前三种都可以11、 在进行区域措施效检时,若任何一个检验测试点的指标测 定值达到或超过了有突出危险的临界值而判定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时,则此检验测试点周围半径( A )内的预抽区域均判定为预抽防 突效果无效,即为突出危险区。
A、100m B、80m C、50m D、30m12、对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 时,在煤巷条带每间隔20~ 30m至少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且每个 检验区域不得少于( C )个检验测试点A、1 B、2 C、3 D、413、 煤巷掘进工作面应保留的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为( D )A、2m B、3 m C、4m D、5m14、 石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 B )之前, 应当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 取芯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A、20m B、10 m C、8m D、5m15、采用远距离爆破揭开倾斜突出煤层时,要求石门揭煤工作 面与煤层间的最小法向距离是( D )A、7m B、5 m C、1m D、1.5m16、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 K1 指标临界值(干煤样)是( C )A、0.2 B、0.4 C、0.5 D、0.617、对采煤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时,应沿采煤工作面每 隔10~15m布置一个预测钻孔,深度(D )A、5m B、10 m C、10~15m D、5~10m18、 实施预抽瓦斯、排放钻孔及水力冲孔工作面防突措施时, 要求揭煤工作面与突出煤层间的最小法向距离为( A )。
A、5m B、6 m C、7m D、10m19、 石门揭煤工作面钻孔的控制范围是:石门的两侧和上部轮 廓线外至少5m,下部至少(B )A、2m B、3 m C、4m D、5m20、 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钻孔作为工作面防突措施时,钻 孔直径一般为( D )A、42mm B、65 mm C、42~120mm D、75~120mm21、 人员进入工作面时( C )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A、严禁 B、不得 C、必须 D、应该22、 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到工作面的距离由矿技术负责人根据 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 C )A、200m B、150 m C、100m D、50m23、《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属于 ( B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制度24、 煤矿企业(C )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设备、工艺A、可以 B、不得 C、严禁 D、可延期25、 突出矿井必须建立满足防突工作要求的( A )瓦斯抽采系 统A、地面永久 B、地面永久和井下临时C、井下临时 D、前三项都对三、多项选择题1、 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 A、B、C )A、安全第一 B、预防为主C、综合治理 D、总体推进2、 三违是指(A、B、D)A、违章指挥 B、违章作业C、违反安全规程 D、违反劳动纪律3防突员的防突专项培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防突的(A、B、C、D)以及有关防突的规章制度等内容。
A、理论知识 B、突出发生的规律C、区域防突综合措施 D、局部防突综合措施4、矿井通风方式主要有( A、B、D )A、中央式B、对角式 C、分区式 D、混合式5、突出矿井的局部通风机必须实行“三专供电”,“三专”是指(B、C、D)A、专用局扇 B、专用线路C、专用开关 D、专用变压器6、 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可根据( A、C、D )等参 数间接计算残余瓦斯含量值的方法进行效检A、预抽前的瓦斯含量 B、原始瓦斯量C、抽采瓦斯量 D、风排瓦斯量7、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A、B、C、D)A、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B、区域防突措施C、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D、区域验证8、 突出急倾斜煤层掘进上山时,应采用( A、C )等掘进方式, 并加强支护A、双上山 B、单上山 C、伪倾斜上山 D、真倾斜上山9、 10、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时,在 近水平、缓倾斜煤层工作面应向前方煤体至少施工3 个直径 42mm、 孔深8~10m的钻孔,测定(A、B )A、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B、钻屑量C、R指标 D、煤层瓦斯含量10、 1、在突出煤层,当( A、B、C、D )时,应判定为突出 危险工作面:A、 工作面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B、 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C、 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剧烈褶曲、火成岩侵入等;D、 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
1、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都属于行政法规 (X)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属于安全生产法律 (“)3、 煤矿职工没有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X)4、 煤矿职工有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 (“)5、 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可其他物品代替 (X)6、 突出煤层区域预测的范围由煤矿企业根据突出矿井的开拓方式、巷道布置等情况划定 3)7、 突出煤层在进行区域性预测时,煤层瓦斯风化带为突出危险区域 (X)8、 在实施过程中,区域“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所包括的四项内容都必须实施 (X)9、 没有进行区域预测的区域视为突出危险区 (“)10、 有条件的矿区,应优先选用地面井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 3)11、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回风侧可设置调节风量的设施X)12、喷孔是公认的直接预示有突出危险的现象,可直接用于区域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13、 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14、 在同一突出煤层正在采掘的工作面前后最小20m范围内不得安排其他工作面回采或掘进 (X)15、 区域措施效检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孔作业时发现了喷孔、 顶钻等明显突出预兆时,发生明显突出预兆的位置周围半径 100m 内 的预抽区域判定为措施无效,所在区域煤层仍属突出危险区。
16、 突出煤层的任何区域的任何工作面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7、 预抽煤层瓦斯钻孔间距应当根据《防突规定》提供的煤层抽放半径确定 (X)18、 突出煤层严禁采用水力采煤法、倒台阶采煤法、正台阶采煤法及其他非正规采煤法 (X)19、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下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时,必须停止突出煤层的掘进、回采、钻孔、支护以及其他所有扰动突出煤 层的作业 3)20、 对穿层钻孔预抽石门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检验时,至少布置5个检验测试点 (X)21、 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采用瓦斯钻屑指标法对无 突出危险区进行区域验证时,工作面每推进10 ~ 50m至少进行两次 区域验证3)22、只要有一次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或超前钻孔等发现了突 出预兆,则该区域以后的采掘作业均应当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V)23、石门揭煤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包括预抽瓦斯、排放钻孔、水 力冲孔、金属骨架、煤体固化、震动放炮等 (X)24、 实施金属骨架、煤体固化等工作面措施防突措施时,要求揭煤工作面与突出煤层间的最小法向距离为 2m (V)25、 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钻孔作为工作面防突措施时,巷 道两侧轮廓线外钻孔的最小控制范围:近水平、缓倾斜煤层5m。
V) 五、简答题简述在实施防突措施时,应收集的瓦斯地质资料?答题要点: 1 )钻孔开孔位置; 2)防突措施施工地点的煤层厚 度、软分层厚度和各分层的破坏类型;3)煤层的倾角、倾向及地质 构造;4)现场施工素描图;5)竣工钻孔的方位和倾角;6)竣工钻 孔的长度、施钻过程中的卡钻、顶钻、喷孔、垮孔现象;7)钻孔喷 孔时喷煤的距离、施工过程中瓦斯的变化情况;8)钻孔钻不到设计 位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