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艳***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36MB
约30页
文档ID:176523692
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_第1页
1/30

制作者:制作者:07中文中文B 赵敏赵敏优美的汉字优美的汉字优美的汉字一、汉字的产生一、汉字的产生二、汉字的形体二、汉字的形体三、汉字的构成三、汉字的构成四、汉字的文化四、汉字的文化仓颉(仓颉(ji)是黄帝时期)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造字圣人”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粟,鬼夜哭”汉字是我们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汉字是我们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因生活和交流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公元前是公元前13世纪至世纪至11世纪商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代的甲骨文所谓所谓“甲骨文甲骨文”是指刻在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又称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又称甲骨卜辞甲骨卜辞甲骨文金文大纂小纂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甲骨文甲骨文 刻在龟甲、刻在龟甲、兽兽骨上的文字骨上的文字 汉字的汉字的“祖先祖先”/已知最早的文字已知最早的文字 距今约距今约30003000多年的商代多年的商代 特点:特点:字体象形程度高,字体象形程度高,笔画简单质朴,笔画简单质朴,写法很不固定写法很不固定金文金文1.刻在刻在青铜器青铜器上的上的铭文铭文2.距今约距今约1200多年,多年,应用时代:商代后期应用时代:商代后期-西周时期西周时期3.特点:特点:线条圆润凝练,线条圆润凝练,形体大小一致,古朴厚重形体大小一致,古朴厚重 小 篆 秦统一后秦统一后“书同文书同文”的结果的结果 上承东周至秦国(上承东周至秦国(器铭器铭与刻石)与刻石)变化:变化:特点:特点:字形明显简化,象形程度降低。

字形明显简化,象形程度降低线条匀净颀长,笔画规整圆转线条匀净颀长,笔画规整圆转排列整齐,排列整齐,庄严美丽庄严美丽隶 书小篆的小篆的简便简便写法写法战国晚期出现,汉代普遍使用特点:特点:弧形笔画(弧形笔画(无规则无规则)变成平直变成平直(有规则有规则)草书与行书 两种两种快速书写快速书写的字体的字体分类:分类:章草、今草和章草、今草和狂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图为王羲之兰亭集序唐人摹本楷书楷书 中国东汉(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字体:楷书出现了图为楷书的创始人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钟繇繇楷书楷书形成于形成于汉魏,汉魏,成熟成熟于于南北朝特点:特点:笔画平直,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字形方正,书写简便官方标准字体官方标准字体图为钟繇作品图为钟繇作品宣示表宣示表欧阳询欧阳询颜真卿颜真卿“马马”的演变的演变“六书六书”构字法构字法古人把汉字的形成方法归纳为六种,即古人把汉字的形成方法归纳为六种,即“象形、指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后两种属于用字方法,但后两种属于用字方法,而非构字法而非构字法东汉东汉许慎许慎的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系统地阐述了系统地阐述了“六书六书”“转注转注”就是互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

就是互训,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字彼此互相解释假借假借”就是用已有的汉字去记录新词,但是,用了假借法之后,就是用已有的汉字去记录新词,但是,用了假借法之后,一字兼表数意,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同音同形而异义的词,使人一字兼表数意,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同音同形而异义的词,使人不易掌握不易掌握汉字的构成1、象形:简化了的事物的图形象形:简化了的事物的图形馬馬,甲骨文,甲骨文 是长脸大眼、鬃毛飞扬、长尾有蹄是长脸大眼、鬃毛飞扬、长尾有蹄的动物形象的动物形象造字本义:造字本义:善跑的力畜善跑的力畜汉字的构成2、指事:在象形符号上加、指事:在象形符号上加指事性的形指事性的形体和符号体和符号抽象的事物抽象的事物比如:上、下比如:上、下3、会意:把两个或多个、会意: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意义相关的象形的象形符号符号组合组合在一起,构成新的意义在一起,构成新的意义比如:从、休、林比如:从、休、林汉字的构成4、形声:用表义的、形声:用表义的形旁形旁和表声的和表声的声旁声旁合起来,合起来,构成的形声字构成的形声字分为:上形下声分为:上形下声 下形上声下形上声 左形右声左形右声 右形左声右形左声 外形内声外形内声 内形外声内形外声汉字的文化1、音美、音美平仄有秩平仄有秩中国韵文:诗词歌赋、中国韵文:诗词歌赋、2、形美、形美书法艺术书法艺术3、意美、意美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 “伯、仲、季、叔伯、仲、季、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的姓氏文化中国的姓氏文化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

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汉字的地位:汉字的地位:1、千年不衰、千年不衰 2、信息时代输入快捷、信息时代输入快捷 3、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动动手,把你的名字用一种你喜动动手,把你的名字用一种你喜欢的字体练一下,然后展示给同学欢的字体练一下,然后展示给同学看。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