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电力行业规范大全》DLT956-2023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8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40MB
约31页
文档ID:195005540
新《电力行业规范大全》DLT956-2023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8_第1页
1/31

I CS 2 7.F 2 3备案号:1 0 01 5 3 5 9-2 0 0 5i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DL/T 9 5 6一 2 0 0 5 代替 S D 2 2 3一 1 9 8 7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 防 锈 蚀 导 则Gu i d e f o r l a y-u p o f t h e r ma l p o w e r e q u i p me n t i n f o s s i l f u e l p o w e r p l a n t2 0 0 5-0 2-1 4 发布2 0 0 5-0 6-0 1实施中华人 民共和国 国家发展 和改 革委员会发 布ww.bzfxw.coDL/T9 5 6一 2 105目次前言“”价 “”卜 ”1 11 范围 ,价 -,.价一一 一.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价 “,”,.价.13 总则“”,价 “.“一 14 停(备)用锅炉的防锈蚀方法 价 .-一,.“45 停(备)用汽 轮 机 的 防 锈 蚀方 法 “价 .”-“.“价.-.一 1 46 停(备)用高 压 加 热 器的 防 锈 蚀方 法,一,.”.,二 1 67 停(备)用低 压 加 热 器的 防 锈 蚀 方 法 ”价 -”.1”“.“.“一1 78 停(备)用除 氧 器 的 防 锈 蚀方 法 “,”.,-.-.-.一1 89 停(备)用 凝汽 器 的 防 锈 蚀方 法 ,.-.-.”.一 1 81 0 停(备)用闭式冷却器、轴冷器、冷油器和发电机内冷水系统的防 锈蚀方法”。

一 1 81 1停(备)用 锅 炉 烟 气 侧的 防 锈 蚀 方 法 价 价.-.1 8附 录A 规范性附录)各种防锈蚀方法的 监督项目 和控制标准 价 ”2 0附录B(资料性附 录)气体湿度的测定方法(干湿球温度计法)”,2 2附 录C(资料性附 录)气体温度相对湿度换算表 价 价 ,2 3附 录D 资 料性 附 录)转轮 除 湿 机 工 作 原理 一,.O.-.”.一 2 6附录 E(资料性附录)气相缓蚀剂碳酸环己胺的测定方法2 7ww.bzfxw.coDL/T9 5 6一 2 0 0 5H IJ吕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关于下达 2 0 0 1)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电力 2 0 0 0 7 0号文)的安排修订的S D 2 2 3-1 9 8 7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停(备)用防锈蚀导则 于 1 9 8 7 年首次制定 颁发,对防止热力设备停(备)用防锈蚀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多年来,我国电 力工业发展迅 速,机组容量不断增大,机组运行参数增高,机组运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频繁启动、调峰运行及备用的机组增多,这些都要求采用更为方便、可靠的停(备)用防锈蚀措施。

因此,S D 2 2 3-1 9 8 7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需求,应对其进行修改本标准对原标准 S D 2 2 3-1 9 8 7主要进行了如下修订:删除了引言,增加了前言增加了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停(备)用防锈蚀工作考核方法和指标增加了停(备)用防 锈蚀效果评价指标增加了锅炉、汽轮机和高 压加热器停(备)用新的防 锈蚀保护方法增加了闭式冷却器、轴冷器、冷油器和发动机内冷水系统的防锈蚀方法增加了锅炉烟侧、凝汽器水侧防锈蚀保护方法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附录 B、附录 C、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湖北电 力试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柯于进、朱兴宝、詹约章、张维科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代替S D 2 2 3-1 9 8 7.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停(备)用防锈蚀的 基本要求、方法以 及选用方法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加热器、凝汽器等热力设备的停(备)用防锈蚀保护。

本标准可供核电站二回路热力设各停(备)保护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 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 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6 9 0 4.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 H的 测定 G B/T 6 9 0 6 锅炉用水和 冷却水分析方法联氨的测定 G B 8 9 7 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 B/1 1 2 1 4 5-1 9 9 9 火力发电 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 B t T 1 2 1 4 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氨的测定 苯 酚法 D U C 5 6 1-1 9 9 5 火力发电厂水汽监督导则3 总则3.1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停(备)用期间应采取有效的防锈蚀措施3.2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防锈蚀监督和工作制度 热力设备防 锈蚀监督和工作制度为:a)停(备)用热力设备的防锈蚀保护措施应由当 值值长组织实施,并实行操作票制度;b)化学专业应负责制定保护方案,检验防锈蚀药剂,进行加药和保护期间化学监督。

并对保护效 果进行检查、评价和总结:c)热机专业应负责防锈蚀设备和系统的安装、操作和维护,并建立操作台账3.3 停(备)用热力设备的防 锈蚀率和防锈蚀指标合格率 各火力发电 厂应统计停(备)用热力设备的防锈蚀率和防 锈蚀指标合格率,并达到如下要求:a)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率达到8 0%及以上.防锈蚀率(币 按式(1)计算,即:i/=(d f l d,)X1 0 0%(1)式中:n 一 一 防锈蚀率,%;d f 防锈蚀时间,d;d,停(备)用时间,d o b)防锈蚀指标合格率达到9 0%及以上防锈蚀指标合格率指主要监督指标的合格率,根据所采用的防锈蚀方法,主要监督指标可为溶解氧浓度、除氧剂浓度、缓 蚀剂浓度、p H值、相对湿度、氮气压力或纯度等3.4 热力设备在停(备)用期间的防锈蚀方法的选择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3.4.1 防锈蚀方法分类 根据防锈蚀原理不同,防锈蚀方法有:a)阻止空气进入热力设备水汽系统;b)降 低热力设备水汽系统的相对湿度;c)加缓蚀剂;d)除去水中的溶解氧;e)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根据热力设备在停(备)用期间的防 锈蚀所处状态不同,防锈蚀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3.4.2 防锈蚀方法的选择原则 主要选择原则是:机组的参数和类型,机组给水、炉水处理方式,停(备)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现场条件,可操作性和经 济性另外还应考虑下列因素:a)停(备)用所采用的化学条件和运行期间的化学水工况之间的 兼容性b)防锈蚀保护方法不会破坏运行中所形成的保护膜c)防锈蚀保护方法不应影响机组按电网要求随时启动运行d)有废液处理设施,废液 排放应符合G B 8 9 7 8 的 规定e)冻结的可能性f)当 地大气条件(例如海滨电 厂的盐雾环境)9)所采用的保护方法不影响 检修工作和检修人员的 安全一般情况下,可参考表 1 选择合适的停(备)用防锈蚀方法表 1 停(备)用热力设备的防锈蚀方法ww.bzfxw.coDL/T 9 5 6一2 0 0 5表 1(续)防锈蚀方法适 用状 态适 用设 备防锈蚀方法的 工艺要求停用时间备注g天 1 周1月1 季 度千法防锈蚀保护氨、联氨钝化烘干法冷 备 用大、小修锅炉、给水系统停炉前2 h,无铜系统 加氨 提高给 水p H值至9.4-1 0.0,有铜系统给水 p H值至 9.0 9.2,联氨浓度加大到0.5 mg/L-5 0 0 m g/L,热炉放水,余热烘干JJJJ应 无积 水氨水碱化烘干法冷 备 用大、小修锅炉、无铜 给 水系统停炉前 4 h,加氨提高给水 p H 值至9.4-1 0.0,热炉放水,余热烘干JJJJ应 无积 水吹灰排烟通干风法冷备用、封存锅 炉 烟气侧配备吹灰、排烟气设备和干风设备JJJ应无积 水通风干燥法冷 备用大、小修凝 汽 器水侧备有通风设备JJJJ应 无积 水湿法防锈保护蒸汽压力法热备用锅 炉锅炉保持一定的压力JJ给水压力法热备用锅 炉 及给 水 系统锅炉保持一定的压力,给水水质保持运行水质JJ维持密封、真空法热备用汽轮机、再热器、凝 汽 器汽侧维持凝汽器真空,汽轮机轴封蒸汽保持使汽轮机处于密封状态JJ氨水法冷备用、封存锅 炉 和高、低压给 水 系统有配药、加药系统JJ氨一联氨法冷备用、封存锅 炉 和高、低压给 水 系统有配药、加药系统和废液处理系统JJJ充氮法冷备用、封存锅 炉 和高、低压给 水 系统配置充氮系统,氮气纯度应符合附录A 要求,系统有一定严密性JJJJ成膜胺法冷 备用大、小修锅炉、汽轮 机 和高 压 给水系统配有加药系统,停机过程中实施JJJ通蒸汽加热循环法热备用除氧器维持水温高 于1 0 5 0 CJJ循环水运行法备用凝 汽 器水侧维持水侧一台循环水泵运行Jww.bzfxw.coDL/T9 5 6一 2 0 0 53.5 机组停(备)用期间化学监督3.5.1 防锈蚀保护用化学药品、气体等,在使用前,应对其纯度进行检测,防止有害杂质进入热力系统。

3.5.2 在防锈蚀保护过程中,应根据各防锈蚀方法要求进行监督监督项目和控制标准见附录 Ao3.6 停(备)用防锈效果的评价3.6.1 应根据机组启动时 水汽质量和热力设备 腐蚀检查结果评价停用保护效果3.6.2 停(备)用机组启动时的水汽质量3.6.2.1 保护效果良 好的 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冲洗时间短,水汽质量应符合G B/T 1 2 1 4 5 和D UT 5 6 1 要求3.6.2.2 锅炉启动后,并汽或汽轮机冲转前的蒸汽质量,可参照表2的 规定控制,且在机组并网8 h 内达到正常运行的标准值表 2 汽轮机冲转时的蒸汽质量标准炉型锅炉过热蒸汽压力 M P a电导率(氢离子交换后 2 5 C)峪/c m二氧化硅铁铜钠W B/kB汽包炉3.8 5 名3 刀蕊 8 05 05.9-1 8.3 1 刀 6 0 5 0 1 52 0直流炉 0.5 3 0续 5 0簇 1 52 03.6.2.3 锅炉启动时,给水质量应符合表 3的规定,且在机组并网8 h内达到正常运行的标准值表 3 锅炉启动时给水质t标准炉型锅炉过热蒸汽压力 M Pa 硬度M o l/L电导率(氢离子交换后 2 5 C)g 8/c m铁溶 解 氧二氧化硅林 9 几汽包炉3.8-5.8续 t 0续 1 5 05 05.9-1 2.6 5 刀蕊 1 0 04 01 2.6-1 8.3 5.0 1 乃7 53 0直流炉-0 0.55 03 0毛3 03.6.3 机组检修期间,应对重要热力设备进行腐蚀检查,如对锅炉受热面进行割管检查,对汽包、除氧器、凝汽器、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汽轮机低压缸进行目视检查,这些部位应无明显停用腐蚀现象。

应将检查结果与上次检查结果和其他机组检查结果相比较,完善停用保护措施4 停(备)用锅炉的防锈蚀方法4.1 热炉放水余热烘干法4.1.1 技术要点 锅炉停运后,压力降至 锅炉制造厂规定值时,迅速放尽锅内 存水,利用炉膛余热烘干锅炉受热面图 1 是碳钢在大气中的腐蚀速度与相对湿度关系该图表明,当空气相对湿度高于临界值 6 0%时,碳钢的腐蚀速度急剧增大,高相对湿度(R H:6 0%一1 0 0 yo)下碳钢的腐蚀速度是低相对湿 度(R H:3 0%一5 5%)下的 1 0 0倍一1 0 0 1)倍4.1.2 保护方法4.1.2.1 停炉后,迅速关闭 锅炉各风门、挡板,封闭炉膛,防止热量过快散失4.1.2.2 固杰排浩汽包锅炉,当汽包压力降至 0.6 MP a-v 1.6 MP a时,迅速放尽炉水:固态排渣直流锅炉,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在分离器压力降至0.6 M P a 2.4 M P a 时,迅速放尽炉内 存水;液态排渣锅炉可根据锅炉制造厂要求执 行热炉带压放水4.1.2.3 放水过程中 全开空气门、排汽门和放水门,自 然通风排出 锅内 湿气,直至锅内 空气相对湿度 达到7 0%或等于环境相对湿度。

4.1.2.4 放水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应关闭 空气门、排汽门和放水门,封闭 锅炉/产 一J:2 0 4 0 60 8 0 1 0 0空 气相钊 棍度(%)图1 碳钢腐蚀速率与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4.1.3 注意事项 a)在烘干过程中,应定时用湿度计或参照附录B和附录c的 测定方法测定锅内 空气相对湿度b)炉膛温度降至1 0 5 时,测定锅内 空气相对湿度仍低于控制标准,锅炉应点 火或辅以邻炉热风,继续烘干c)汽包锅炉降压、放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汽包上、下壁温差不超过制造厂允许值;直流锅炉降 压、放水过程中,应控制联箱和分离器的壁温差不超过制造厂允许值4.2 负压余热烘干法4.2.1 技术要点 负压 余热烘干法原理与余热烘干相同锅炉停运后,压力降至锅炉制 造厂规定值时,迅速放尽锅内存水,然后立即对锅炉抽真空,加快锅内 湿气的 排出,提高烘干效果4.2.2 保护方法4.2.2.1 锅炉停运后,按4.1.2.1 和4.1.2.2 的规定放尽锅内存水,然后立即关闭空 气门、排汽门和放水门4.2.2.2 无中间再热的 锅炉,可参照图2 抽气系统启动抽气器抽真空;有中间再热的 锅炉,可参照图3抽气系统抽真空,即先将锅炉本体部分抽真空,待主蒸汽压力降至零、温度降至3 5 0 时,再通过疏水管道将一次蒸汽系统和二次蒸汽系统抽真空:当机组有一、二级启动旁路时,可打开启动旁路,利用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对锅炉再热器、过热器和水冷系统进行抽真空。

4.2.2.3 当炉顶真空度达到0.0 5 3 M P a 以上、锅内 空气湿度不再明显降低时,可全开空气门或排汽门 约l h,用空 气置换锅内 残存湿气然后关闭 空气门,使真空度回升4.2.2.4 继续抽真空0.5 h-1.0 h后,全开空气门或排汽门,用空气置换锅内的残余湿气,直至锅内空气相对湿度降到7 0%或等于环境相对湿度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1 一抽气器;2-真空连通门:3-排污母管;4 一排污门;5 一水冷壁;6 一汽包:7 一真空表;8 一空气门(或排汽门);9 一过热器;1 0 省煤器;1 1-疏水门:1 2 一省煤器放水门 图 2 无中间再热锅炉的抽气系统示意 (a)汽包炉系统(b)直流炉系统1 一抽气器;2-真空联络门;3 一高压放水母管:4 放水门;5 一省煤器:6泳 冷壁;7 一汽包;e 一真空表;空 一空气门(或排汽门);1 1 一 过热器;1 1 一低温过热器:1 2-高温过热器;1 3 一再热器:1 4 一一级旁路;1 5-疏水门:1 6-中压放水母管 图3 有中间再热锅炉的抽气系统示意4.2.3 注慈.项 a)汽包锅炉降 压、放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汽包上、下壁 温差不超过制造厂允许值;直流锅炉降 压、放水过程中,应控制联箱和分离器的壁温差不超过制造厂允许值。

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 b)抽气器必须有足够的抽气能力,抽气器的工作水或蒸汽流量应满足要求,压力要稳定,以防水 或蒸汽被吸入锅炉c)锅炉系统应严密,抽气系统尽可能设置为固定系统,并有可靠的隔离措施4.3 邻炉热风烘干法4.3.1 技术要点 邻炉热风烘干法原理与余热烘干相同热炉放水后,为补充炉膛余热的不足,辅以运行邻炉热风,继续烘千4.3.2 保护方法4.3.2.1 锅炉停运后,按 4.1.2.1 和 4.1.2.2的规定放尽锅内存水,烘干锅炉4.3.2.2 当炉膛温度降至 1 0 5 时,微开锅炉有关挡板,使炉膛烟道 自然通风然后开启总风道连通门或热风管道上的挡板,向炉膛送入 2 2 0 0 C-3 0 0 的热风,继续烘干,直至锅内空气相对湿度降到 7 0或等于环境相对湿度停止送入热风后,应封闭锅炉,以维持锅内的干燥状态4.3.3 注意事项 a)锅炉在备用状态下,当周围环境湿度高于 7 0%时,为保持锅内的干燥状态,以连续通入热风为 宜;b)由运行邻炉引出热风时,应保证运行炉的风量,送风机电流严禁超过额定值;c)其他项目同 4.1.3 04.4 干风干燥法4.4.1 技术要点和特点 a)干风干燥法原理是保证热力设备内相对湿度处于免受腐蚀的干燥状态。

将常温空气通过一专门 的除湿设备(转轮吸附除 湿设备和冷冻除 湿设备,转轮除湿设备的工作原理参见附录 D)除去 空气中的湿分,产生的常温干燥空气(干风)将干风通入热力设各,除去热力设备中的残留 水分,使热力设备表面达到干燥而得到保护b)干风干燥法的特点是采用常温空气,因而设备内 部处于常温状态,有效 减轻了因温度降 低引 起 相对湿度升高而发生的锈蚀与热风干燥相比,干风干燥法所消耗的能量要少得多4.4.2 保护方法4.4.2.1 锅炉停运后,按4.1.2.1 和4.1.2.2 的规定放尽锅内 存水,烘干锅炉4.4.2.2 根据锅炉实际情况设计并连接干风系统,图4和图 5 是两种连接示例图4 开路式干风干燥系统示意ww.bzfxw.coDL/T9 5 6一 2 0 0 5高 压缸低 ff缸 加热 器蕊水排 气锅 护疏、放 水广凝 结 水泵给 水 泵给水阀卜1 高压加 热器低 压 加 热 器 日力蕊虹一-氧压一一机一一一除中卜.湿rr1日干风 进入;一干风返回图5 循环式干风干燥系统示意4.4.2.3 启动除湿机,对锅炉进行干燥在停(备)保护期间,维持锅炉各 排气点的相对m度在3 0%一5 0%之间,并由 此控制除 湿机的启停。

4.4.3 注意事项 a)应尽量提高锅炉受热面放水压力和温度,但应严格控制管壁温差不超过制造厂允许值:b)根据每小时置换锅炉内空气5 次一1 0 次的要求选择除湿机的容量:c)定期用相对湿度计监测各排气点的 相对 湿度;d)除 湿机可供多台 机组共用,每台机组预留 专门的 通干风 接口4.5 热风吹千法4.5.1 技术要点 在停炉过程中,先在较高压力下排汽,再按锅炉规程进行放水,然后启动专用的正压吹干装置,将脱水、脱油、滤尘的热压缩空气经锅炉适当的部位吹入,适当部位排出,从而吹千锅炉受热面,达到干燥保护的目的4.5.2 保护方法4.5.2.1 停炉后,迅速关闭锅炉各风门、挡 板,封闭炉膛,防止热量 过快散失4.5.2.2 当汽包锅炉汽包压力降至 I.O MP a-2.5 M P a、直流锅炉分离器压力降至2.O M P a 2.5 MP a时,打开过热器、再热器对空排汽、疏放水门和空气门排汽4.5.2.3 自 然降压至锅炉规定压力、温度后 进行热炉放水4.5.2.4 放水结束后,启动专用的正压吹千装置将 1 8 0 C-2 0 0 热压缩空气,参照图6系统依次吹干再热器、过热器、水冷系统和省煤器。

监督各排气点空气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当时大气相对湿度为合格4.5.2.5 锅炉短期停用时,停炉时吹千即可;长期停用,一般每周启 动正压吹干装置一次,维持受热面内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当时大气相对湿度4.5.3 注意事项 a)锅炉受热面排汽和放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管壁温度差不超过制造厂允许值b)锅炉过热器、再 热器对空排汽压力、温度尽量高,使垂直布置过热器、再热器下 弯头无积水;排汽、放水、吹千三个步骤应紧密联系,一步完成c)正压吹干装置的 压缩空气气源可以是仪用或杂用压缩空气,压力为 0.3 MP a-0.8 M P a,流量为 5 m 沁一I O m 3/h o d)定期用相对湿度计监测各排气点的相对湿度ww.bzfxw.coDL/T9 5 6一 2 0 0 5e)多台机组可设计共用一套正压吹干装置,热压缩空气吹入管道应保温去另一台锅炉率11111亡今.1,iljllllll!1!令孕省 坦 器图 6 汽包炉热风吹干系统示意4.6 气相缓蚀剂法4.6.1 技术要点 锅炉停炉后,热炉放水,余热烘干当 锅内空气相对湿度(室温值)小于9 0%时,采用专门设备向锅 内 充 入 气 化了 的 气相 缓 蚀 剂;气 相缓 蚀 剂 浓 度 达 到3 0 g/m 3 后,停 止 充 气 相 缓 蚀 剂,封 闭 锅 炉。

4.6.2 保护方法4.6.2.1 锅炉停运后,烘干锅炉,最好使锅内空气相对湿度小于9 0%.4.6.2.2 采用热炉放水余热 烘干法时,气化了的气相缓蚀剂从锅炉底部的放水管或疏水管充入,使其自下而上逐渐充满锅炉4.6.2.3 采用负压余热烘干法时,气化了的 气相缓蚀剂,则从锅炉顶部的空 气管 或排汽管充入,使其自上而下逐渐充满锅炉4.6.2.4 充入气相缓蚀剂时,最好有辅助抽气措施,并 使抽气量和进气量基本一致4.6.2.5 气相缓蚀剂气化系统参见图7充入气相缓蚀剂前,参照图7 用不低于5 0 的热风,经气化器旁路先对充气管路进行暖管,以免气相缓蚀剂遇冷析出,造成堵管当充气管路温度达到5 0 时,停止暖管并将热风导入气化器,使气相缓蚀剂气化并充入锅炉4.6.2.6 当锅内气相缓蚀剂含量达到控制标准时,停 止充入气相缓蚀剂并迅速封闭锅炉4.6.3 注意事项 a)锅炉停用保护使用的 气相缓蚀剂一般为碳酸环己 胺和碳酸钱,它们对铜部件有腐蚀,应有隔离 措施b)气相缓蚀剂气化时,应有稳定的压缩空气气源,其压力在为 0.6 M P a-v 0.8 M P a,气量不小于 6 m 3/m i n,且能连续供气。

c)锅 内 气 相 缓 蚀 剂 含量 控 制 大 于3 0 9/-3,测定 方 法 参 见 附 录E o d)碳酸环己胺为白色粉末状物质,有氨味当它与人体直接接触时,有轻微刺激感使用时,操 作人员应注意保护,切勿使其溅入眼内e)碳酸环己胺为可燃物,不应与明火接触,并做好安全措施f)实施气相缓蚀剂保护的锅炉,当需要人进入汽包时,必须首先进行通风换气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 1 一空气压缩机;2-调节门;3 一电加热器;4-旁路门:5-疏水门:6-一 进气门;7 出气门;s 一取样门:9-一 气化器:1 o-一 气相缓蚀剂:1 1 一底部孔板 图了 气相缓蚀剂气化充气系 统示意4.7 氨、联氨钝化烘干法4.7.1 技术要点 锅炉停炉前2 h,利用给水、炉水加药系统,向 给水、炉水加氨和联氨,提高p H值和联氨浓度,在高 温下形成保护膜,然后热炉放水,余热烘干4.7.2 保护方法4.7.2.1 汽包锅炉停炉前2 h,加大给水和凝结水氨、联氨的 加入量,使省 煤器入口 给水p H值和联氨含量达到:无铜系统给水p H 值至9.4-1 0.0,有铜系统给水p H值至9.0 9.2,联氨浓度为0.5 m g/L-1 0 m g/L o4.7.2.2 炉水采用磷酸盐处理时,停炉前2 h 停止向炉水加磷酸盐,改为加浓联氨,使炉水联氨浓度达到2 0 0 m g/L-4 0 0 m g/L。

停炉过程中,在汽包压力降至4.O M P a 时 保持2 h然后继续降压,按4.1.2.2 的规定放尽锅内存水,余热烘干锅炉4.7.2.3 直流锅炉 在锅炉停炉冷却 到压力为4.O M P a 时,加大 给水和凝结 水氨、联氨加入量无 铜系统给水p H值调 至9.4 1 0.0,有铜系 统给水p H值调至9.0 -9.2;除 氧器入口 给水 联氨 浓度为0.5 m g/L-1 0 m g 1 L,省煤器入口 给水联 氨浓度见表4 e然后 继续降压,按4.1.2.2 的 规定放 尽锅内 存水,余 热烘干锅炉表 4 停炉保护时间与联氨浓度关系保护时间联氨浓度小于一周3 0 m g/L1 周 一4周2 0 0 mg/L5周一1 0周5 0 m g/L X 周数大于 1 0周5 0 0 mg/L4.7.3 注意事项 a)停炉期间 每小时测定给水、炉水p H值和联氨浓度;b)在保证金属壁温差不超过制造厂允许值的 前提下 尽量提高放水压力和温度:c)当锅炉停用时间长,可利用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对锅炉抽真空,以保证锅炉干燥;1 0ww.bzfxw.coDL/T 9 5 6一2 0 0 5 d)在保护期间,宜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旁路。

4.8 氨水碱化烘干法4.8.1 技术要点 给水采用加氨处理(A V T(O)和加氧处理(O T)机组,在机组停机前 4 h,停止给水加氧,加大给水氨的加入量,提高系统的p H值,然后热炉放水,余热烘干4.8.2 保护方法4.8.2.1 给水加氨处理机组,在停机前4 h,加大凝结水精处理出口加氨量,提高省煤器入口 给水p H值至9.4-1 0.0锅炉停运后,按4.1.2.1 和4.1.2.2 的规定放尽锅内 存水,烘干锅炉4.8.2.2 给水加氧处理 机组,在停机前4 h,停止给水加氧,加大凝结水精处理出口 加氨量,提高省煤器入口给水p H值至9.4 -1 0.0锅炉停运后,按4.1.2.1 和4.1.2.2 的规定放尽锅内 存水,烘干锅炉4.8.3 注意事项 a)停炉期间 每小时测定给水、炉水和蒸汽的p H值:b)在保证金属壁温差不 超过制造厂允许值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放水压力和 温度:c)当锅炉停用时间长,可利用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对锅炉抽真空,以 保证锅炉干燥;d)在保护期间,宜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旁路4.9 充氮法4.9.1 技术要点 充氮保护的原理是隔绝空气,锅炉充氮保护有两种方式:a)氮气覆盖法。

锅炉停运后不放水,用氮气来覆盖汽空间锅炉压力降至0.5 M P a 时,开始向 锅炉 充氮,在锅炉冷却和保护过程中,维持氮气压力 在0.0 3 M P a-0.0 5 MP a 范围内b)氮气密封法锅炉停运后必须放水,用氮气来密封水汽空间锅炉压力降至0.5 MP a 时,开始向 锅炉充氮排水,在排水和保护过程中,保持氮气压力在O I M P a-0.0 3 M P a 范围内4.9.2 保护方法4.9.2.1 短期停炉充氮方法锅炉停炉后不换水、维持运行水质,当 过热器出口 压力降至0.5 MP a 时,关闭锅炉受热面所有疏水门、放水门和空气门,打开锅炉受热面充氮门充入氮气,在锅炉冷却和保护过程中,维持氮气压力在0.0 3 M P a-0.0 5 M P a 范围内4.9.2.2 给水采用加联氨处理的 机组中、长期停炉充氮方法锅炉停运后,用给水更换炉水冷却当 锅炉压力降至1.6 MP a 时,汽包炉利用炉水磷酸盐加药系统向 锅炉加 入5 m g 几一1 0 m g/L联 氨,直流炉利用给水加药系统加入5 m g/L-1 O m g 几联氨在 锅炉压降至0.5 M P a 时,关闭 锅炉受热面所有疏水门、放 水门 和空气门,打开锅炉受热面充氮门充入氮气,在锅炉冷却和保护过程中,维持氮气压力在0.0 3 M P a-0.0 5 MP a 范围内。

4.9.2.3 给水加氨或加 氧处理机组中、长期停炉充氮方法锅炉停运后,加大给水加氨量,提高给水p H值至9.4 -1 0.0,用给水置换炉水 冷却当锅炉压降 至0.5 M P a 时,停止换水,关闭锅炉受热面所有疏水门、放水门 和空气门,打开锅炉受热面充氮门 充入氮气,在锅炉冷却和保护过程中,维持氮气压力在0.0 3 MP a-0.0 5 MP a 范围内4.9.2.4 锅炉停炉需要放水时的充氮方法锅炉停运后,用给水置换炉水冷却降压,当 锅炉压力降至0.5 M P a 时 停止换水,打开锅炉受热面充氮门 充入 氮气,在保证氮气压力在O 1 M P a-0.0 3 M P a 的前提下,微开放水门或疏水门,用氮气置换炉水和疏水当炉水、疏水排尽后,检测排气氮气纯度,大于9 8%后关闭所有疏水门 和放水门保护过程中,维持氮气压力在O.O I M P a-0.0 3 M P a 范围内4.9.3 监督和注意事项 a)使用的氮气纯度以大于9 9.5%为宜,最低不应小于9 8%.b)充氮保护过程中应定 期监测氮气压力、纯度和水质,压力为表压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 c)机组应安装专门的充氮系统,配备足够量的氮气。

锅炉受热面应设计多个充氮口,充氮管道内 径一般不小于2 0 mm,管材宜采用不锈钢d)氮气系统减压阀出口 压力应调整到0.5 M P a,当锅炉汽压降 至此值以下时,氮气便可自 动充入e)氮气不能维持人的生命,所以 实施充氮保护热力设备需要人进入工作时,应先用空气彻底置换 氮气,并用合适的测试设备来分析需要进入的设备内部的大气成分,以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 全f)当设备检修完后,应重新进行充氮保护4.1 0 氨水法与氨一联氨法4.1 0.1 技术要点 锅炉停运后,放尽锅炉存水,用氨溶液或氨一联氨溶液作为防锈蚀介质充满锅炉4.1 0.2 保护方法4.1 0.2.1 锅炉停运后,压力降至锅炉规定放水压力时开启空气门、排汽门、疏水门 和放水门,放尽锅内存水4.1 0.2.2氨 水法 用 除 盐 水 配 制含 氨量 为5 0 0 m g/L-7 0 0 m g/L的 保 护 液;氨 一联 氨法 用 除 盐 水 配 制 联 氨含量至2 0 0 m g/L-3 0 0 m g/L,并用氨调整p H值至1 0.0-1 0.5.4.1 0.2.3 用专用保护液输送泵或电 动给水泵将保护液先从过热器疏水管、减温水管或反冲洗管充入过热器,过热器空气门 见保护液后关闭,由 过热器充入的保护液量应是过热器容 积的1.5 倍2.0 倍。

4.1 0.2.4 过热器内 充满保护液后,再经省煤器放水门和锅炉反冲洗同时向锅炉充保护液,直至充满锅炉(汽包锅炉汽 包水位至最高可见水位,空 气门见保护液:直流锅炉分离器水位至最高可见水位,最高处空气门见保护液)4.1 0.3 注意事项 a)充保护液过程中,每2 h 分析联氨浓度和p H值一次,保护期间每天分 析一次b)保护期间如发生汽包或分离器水位下降,应及时补充保护液必要时可向 汽包、分离器或过热 器出口 充入 氮气,维持氮气压力在0.0 3 M P a-0.0 5 M P a 范围内c)氨保护液对铜质部件有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有隔离铜质部件的措施d)过热器、再热器充保护液时,应注意与汽轮机的隔离,并考虑蒸汽管道的支吊e)保护结束后,宜排空保护液,再用合格的给水冲洗锅炉本体、过热器和再热器f)保护液必须经过处理至符合 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4.1 1 蒸汽压力法4.1 1.1 技术要点 锅炉短时间停运,炉水水质维持运行水质,用炉膛余热、引入邻炉蒸汽加热或间断点火方式以 维持锅炉压力在0.4 M P a-0.6 MP a 范围内,锅炉处于热备用状态4.1 1.2 保护方法4.1 1.2.1 停炉后,关闭炉膛各挡 板、炉门、各放水门和取样门,减少炉膛热量散失。

4.1 1.2.2 中压汽包锅炉自然降压至 1 MP a,高压及其以上汽包锅炉自然降压至 2 MP a 时,进行一次锅炉底部排污,排污时间可为0.5 h-v l h,排污时应及时补充给水以 维持汽包水位不变4.1 1.2.3 利用炉膛余热、引 入邻炉蒸汽加热或间断点火方式维护锅炉压力在A M P a-0 k W a 范围内4.1 1.3 注意事项 a)锅炉在热备用期间应始终监督其压力,并使之符合控制标准(见附录A):b)汽包锅炉应保持汽包水位4.1 2 给水压力法4.1 2.1 技术要点 锅护停坛后.用符合运行水质要求的给水充满锅炉,并保持一定的压力及溢流量,以防止空气漏入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4.1 2.2 保护方法4.1 2.2.1 汽包锅炉停运后,保持汽包内 最高可见水位,自 然降 压至给水温度对应的 饱和蒸汽压力时,用符合运行水质要求的给水置换炉水炉水磷酸盐处理的锅炉,当炉水的 磷酸根小于1 m g/L,水质澄清时,停止换水4.1 2.2.2 直流锅炉停运后,加大给水加氨量提高给水p H值到9.2 -9.6 04.1 2.2.3 当 过热器壁温低于给水温度时,开启锅炉最高点空气门,由过热器减温水管或反冲洗管充入给水,至空气门溢流后关闭空气门。

在保持锅炉压力为5 MP a-1.O MP a条件下,使给水从饱和蒸汽取样器处溢流溢流量控制在5 0 L/h-2 0 0 L/h 的 范围内4.1 2.3 注意事项 锅炉在防锈蚀保护期间,应定期对给水品质和锅炉压力进行监督,使其符合控制标准4.1 3 成膜胺法4.1 3.1 技术要点 机组滑参数停机过程中,当锅炉压力、温度降至合适条件时,向热力系统加入成膜胺(一种长链有机胺类物质,如十八胺、咪哇琳等),在热力设备内表面形成一层单分子或多分子的憎水保护膜,从而达到阻止金属腐蚀的目的4.1 3.2 保护方法4.1 3.2.1 汽包锅炉保护方法 a)单元制机组汽包锅炉保护方法:停炉前,应停止向炉水加磷酸盐,并停止向给水加联氨在机 组滑参数停机过程中,主蒸汽温度降至 5 0 0 以下时,利用锅炉磷酸盐加药泵、给水加药泵或专 门的加药泵向 热力系统 加入成膜胺锅炉停运后,按4.1.2.1 和4.1.2.2 的规定放尽锅内 存水b)母管制机组汽包锅炉保护方法:停炉前,应停止向炉水加磷酸盐停炉后,汽包压力降至2 MP a 3 MP a时,降低汽包水位至最低允许水位后,再小流量补水,并从省煤器入口处加入成膜胺,加 药、补水和锅炉底部放水同步进行。

加药完毕后开大过热器对空排汽门,让成膜胺充满过热器锅炉停运后,按 4.1.2.1 和 4.1.2.2的规定放尽锅内存水4.1 3.2.2 直流锅炉保护方法 直流锅炉停炉前,停止向 给水加联氨,调节给水加氨量使省煤器入口 给水p H值为9.2-9.6机组滑参数停机过程中,主蒸汽温度降 至 5 0 0 以下时,利用给水加药泵或专门的 加药泵向 热力系统加入成膜胺锅炉停运后,按4.1.2.1 和4.1.2.2的规定放尽锅内存水4.1 3.3 注意事项 a)确定使用成膜胺前,应充分考虑成膜胺及其分解产物对机组运行水汽品质、精处理树脂可能造 成的影响b)给水采用加氧处理的机组不宜使用成膜胺c)有凝结水精处理的机组,开始加成膜胺前,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应该退出 运行;实施成膜胺保护 后,机组启动时,只有确认凝结水不含成膜胺后,方可投运凝结水精处理系统d)实施成膜胺保护前,应将一些不必要的化学仪表(溶解氧表、硅表、钠表、联氨表和磷酸根表)隔离e)实施成膜胺保护过程中,每3 0 m i n 监测一次水汽的p H值、电导率和氢电 导率,每 l h 测定一次 水汽中的铁、铜含量f)实施成膜胺保护过程中,应保证炉水或分离器出 水p H值大于9.0,如果预计成膜胺会造成p H 值 降 低时,汽包锅炉应提前向炉水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直流锅炉应提前加大给水加氨量,提高 p H值至9.2-9.6 0 9)实施成膜胺保护时,停机和启动过程中 给水、炉水、蒸汽的氢电导率会出现异常升高现象。

h)实施成膜胺保护时,停机和启动过程中 热力系统含铁量 有时会升高,可能会发生热力系统取 样 1 3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 和仪表管堵塞现象i)成膜胺加完后,加药箱应立即用除盐水冲洗,并继续运行加药泵 3 0 m i n-6 0 m i n,充分冲洗加药 管道J)热力系统使用成膜 胺保护后,应该确认凝结水不含成膜胺,才能作为发电 机冷却水的 补充水k)使 用成膜胺保护后,应放空凝汽器热井;在汽轮机冲转后应加强排放L)在使用成膜胺过程中,如果出 现异常停机,应立即 停止加药,并充分冲洗系统m)成膜胺加药后,应保持 有足够的给水流量和循环时间,以 防止成膜胺在局部发生沉积5 停(备)用汽轮机的防锈蚀方法5.1 机组停用时间在一周之内的保护方法5.1.1 凝汽器真空能维持的保护措施 机组停用时,维持凝汽器汽侧真空度,提供汽轮机轴封蒸汽,防止空气进入汽轮机5.1.2 凝汽器真空不能维持的 保护措施5.1.2.1 隔 绝一 切可能进入汽轮机内部的汽、水系统并开启汽轮机本体疏水阀5.1.2.2 隔绝与公用系统连接的 有关汽、水阀门,并 放尽其内部剩余的水、汽5.1.2.3 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抽汽管道、旁路系统靠汽轮机侧的 所有疏水阀门均应打开。

5.1.2.4 放尽凝汽器热井内 部的 积水5.1.2.5 有条件时,高、低压加热器汽侧和除氧器汽侧进行充氮,否则放尽高、低压加热器汽侧疏水5.1.2.6 高、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水侧充满运行水质的 给水5.1.2.7 给水泵汽轮机的 有关疏水阀门 打开5.1.2.8 注意监视汽轮机房污水排放系统是否正常,防 止凝汽器阀门 坑满水5.1.2.9 汽轮机停机期间应保证其上、下缸,内、外缸的温差不超标5.1.2.1 0 冬季机组停运,应有可靠的防冻措施5.2 机组停用时间 超过 一周的保护方法5.2.1 压缩空气法(汽轮机快冷装盖保护法)5.2.1.1 技术要点 汽轮机停运后,启动汽轮机快冷装置,向汽缸通热压缩空气,在汽缸降温的同时,干燥汽缸5.2.1.2 保护方法5.2.1.2.1 汽轮机停止进汽后,加强汽轮机本体疏水,当 汽缸温度降低至允许通热风时,启动汽轮机快冷装置,加快汽缸冷却并保持汽缸千燥5.2.1.2.2 汽轮机高、中、低压缸可按表 5 所示注入点向汽缸充入一定量的压缩空气5.2.1.2.3 注入汽缸内的 压缩空气经过轴封装置,高、中压缸调节阀的 疏水管,汽轮机本体疏水管,以及凝汽器汽侧人孔和放水门排出。

表5 汽轮机停(备)用压缩空气保护充气点和量部位充气点压缩空气参考流量 m3/h高压缸放气管7 0中压缸抽汽管7 0低压缸抽汽管2 6 0ww.bzfxw.coDL/T9 5 6一 2 0 0 55.2.1.3 注意事项 a)保护期间定期用相对湿度计测定汽轮机排出空 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5 0%.b)所 使用 的 压缩空 气 应是 仪用 压 缩空 气,或 纯 度应 满足:杂 质 含量 小 于 I m g/m 3,含 油量 小 于 2 m g/m 3,相 对 湿度 小 于3 0%的 压 缩空 气c)汽轮机压缩空气充入点 应装有滤网5.2.2 热 风干燥法5.2.2.1 技术要点 停机后,放尽与汽轮机本体连同管道内的余汽、存水当汽缸温度降至一定值后,向汽缸内送入热风,使气缸内保持干燥5.2.2.2 保护方法5.2.2.2.1 停机后,按规程规定,关闭 与汽轮机本体有关的 汽水管道上的阀门阀门 不严时,应加装堵板,防止汽水进入汽轮机5.2.2.2.2 开启各抽汽管道、疏水管道和进气管道上的疏水门,放尽余汽或疏水5.2.2.2.3 放尽凝汽器热水井内 和凝结水泵入口 管道内的 存水5.2.2.2.4 当 汽缸壁温度降至 8 0 以 下时,从汽缸顶部的导汽管或低压缸的抽汽管,向 汽缸送温度为5 0 0C-8 0 的热风。

5.2.2.2.5 热 风流经汽缸内 各部件表面后,从轴封、真空破坏门、凝汽器人 L 门 等处排出5.2.2.2.6 当 排出热风湿度低于7 0(室温值)时,若停止送入热风,则应在汽缸内 放入 干燥剂,并封闭汽轮机本体如不放千燥剂,应保持排气处空气的温度高于 周围环境温度(室温)5 0 C o5.2.2.3 注意事项 a)在干燥过程中,应定时 测定从汽缸排出 气体的 相对湿度(按湿度计法或附 录 B、附录C规定的 测定方法),并通过调 整送入热风风量和温度来控制由 汽缸排出空气的相对湿度,使之尽快符 合控制标准(见附录A);b)汽缸内风压宜小于0 4 MP a a5.2.3 干风干燥法5.2.3.1 技术要点 停机后,放尽汽轮机本体及相关管道、设备内的余汽和积水当汽缸温度降至一定值后,向汽缸内送入千风,使汽缸内保持干燥5.2.3.2 保护方法5.2.3.2.,停 机后,按规程规定,关闭与汽轮机本体有关的 汽水管道上的阀门阀门 不严时,应加装堵板,防止汽水进入汽轮机5.2.3.2.2 开启各抽汽管道、疏水管道和进汽管道上的疏水门,放尽余汽或疏水5.2.3.2.3 放尽凝汽器热水井内 和凝结水泵入口 管道内的 存水。

5.2.3.2.4 当汽缸壁温度降至 1 0 0 以下时,参考图 5 或图 8的方式向汽缸通干风,当设备排出口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3 0%-v 5 0%时,即为合格5.2.3.3 注 意事项 a)在干燥和保 护过程中,应定时用湿度计测定排气的 相对 湿度,当相对湿度超过 5 0%时启 动除 湿 机:b)根据每小 时置换汽缸内 空气 5次一1 0次的要求选择除 湿机的容量,除湿机所提供的风压应为 1 5 0 P a-5 0 0 P a;c)汽轮机除湿系统可设计成开路或循环方式;d)为了简化临时系统,可以选择多台 除湿机;e)每台 机组预留专用干风接口,除湿机为多台 机组 共用1 5ww.bzfxw.coDL J T 9 5 6一 2 0 0 51 一除湿机;2 一再热器;3-高压缸;4 一中压缸;5 一低压缸;石 一凝汽器 图8 汽轮机、再热器、凝汽器干风保护参考流程示意5.2.4 干燥剂去湿法5.2.4.1 技术要点 停运后的汽轮机,经热风干燥法干燥至汽轮机排气相对湿度(室温值)达到控制标准后,停送热风然后向汽缸内放置干燥剂,封闭汽轮机,使汽缸内保持干燥状态5.2.4.2 保护方法5.2.4.2.1 按5.2.2.2 的 规定先 对汽轮机进 行热风干燥,当 汽轮机的排气 相对湿度达到7 0%时,停送热风。

5.2.4.2.2 将 用 纱 布袋 包 装 好的 变 色 硅 胶按2 k g/m 3 计 算需 用 数量,从 排 汽缸 安 全 门 稳 妥 地 放 入 凝 汽器 的上部后,封闭汽轮机5.2.4.3 注意事项 a)本法 适用于周围环境 湿度较低(大 气湿度不高于7 0%)、汽缸内 无积水的 封存汽轮机防 锈蚀保 护;b)应定期检查硅胶的 吸湿情况,发现硅胶变色(即失效)要及时更换;c)要记录放入汽缸内 硅胶的 袋数,解除防锈保护时,必须如数将硅胶取出5.2.5 成膜胺保护法 汽轮机停用的成膜胺保护与锅炉的停用成膜胺保护同时进行6 停(备)用高压加热器的防锈蚀方法6.1 充氮法6.1.1 技术要点 高压加热器停运后,当水侧或汽侧压力降至0.5 M P a 时开始进行充氮保护过程中 维持氮气压力在0.0 3 MP a-0.0 5 MP a 范围内,阻止空气进入6.1.2 保护方法6.1.2.1 水侧充氮 停机后,关闭高压加热器的 进水门和出 水门开启水侧空气门 泄压至0.5 M P a 后,开始充氮当需要放水时,微开底部放水门,缓慢排尽存水后,关闭放水门,放水及保护过程中维持氮气压力在0.0 1 M P a -0.0 3 MP a 范围内;当不需要放水时,维持氮气压力在。

0 3 MP a-0.0 5 MP a 范围内6.1:2.2 汽侧充氮 f#M.F.关闭高压加热器汽侧进汽门和疏水门,待汽侧 压力降至0.5 M P a 时,开始充氮气需要放ww.bzfxw.co DL/T9 5 6一 2 0 0 5水时,微开底部放水门,缓慢排尽存水后关闭放水门,放水及保护过程中维持 氮气压力在 O.O 1 MP a-0.0 3 MP a 范围内;当不需 要放水时,维持氮气压力在0.0 3 M P a-0.0 5 MP a 范围内6.1.3 监舒和注惫事项 a)使用的氮气纯度以 大于9 9.5%为宜,最低不应小于9 8%;b)充氮保护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氮气压力、纯度和水质,压力为表压;c)应安装专门的充氮系统,配备足够量的氮气;d)氮气不能维持人的 生命,所以 实施充氮保护的高压加热器需要人进入工作时,必须先用空气彻 底置换氮气,并用合适的测试设备 来分析需要进入的高压加热器的大气成分,以 确保工作人员 的生命安全:e)当设备检修完后,重新进行充氮保护6.2 氨一 一 联氨法6.2.1 技术要点 停机后,放去水侧(或汽侧)存水,用氨一联氨剂溶液充满高压加热器的水侧(或汽侧)进行防锈蚀保护。

6.2.2 保护方法6.2.2.1 停机后,汽侧压力降至零,水侧温度降至 1 0 0 时,开启水侧(或汽侧)放水门和空气门,放去水侧存水(或汽侧疏水)6.2.2.2 用加药泵将联氨含量为3 0 m g/L-5 0 0 m g/L(加氨调整p H值为1 0.0-1 0.5)的溶液,从底部水侧(或汽侧)放水门充入高压加热器的水侧(或汽侧),至水侧管系顶部(汽 侧顶部)空气门有药液溢流时,关闭空气门和放水门,停止加药为防止空气漏入,高压加热器顶部应采用水封或氮气封闭 措施6.2.3 注意事项 a)充保护液过程中,每2 h 分析联氨浓度和p H值一次,保护期间每4 8 h 分析一次b)保护期间如发生高压加热器水位下降,应及时 补充保护液必要时可向汽侧或水侧充入氮气,维持氮气压力 在0.0 3 M P a-0.0 5 M P a 范围内c)汽侧充联氨时,应打开各加热器汽侧空气门,并有保护液不会经过抽汽系统进入汽轮机本体的 措施d)保护结束后,先将保护液排空,再用合格的给水冲洗高压加热器汽侧和水侧e)高压加热器采用充联氨防锈蚀保护时,应设置一套专用设各系统6.3 氨水法 加氨或加 氧处理机组,机组停运前加大凝结水精处理出口加 氨量,提高给水p H值至9.4-1 0.0,停机后不放水,有条 件时,向 汽侧和水侧充氮密封。

6.4 干风干燥法 高压加热器停用的干风干燥保护与汽轮机停用干风干燥保护同时进行6.5 成膜胺法 高压加热器停用的成膜胺保护与锅炉的停用成膜胺保护同时进行7 停(备)用低压加热器的防锈蚀方法7.1 碳钢和不锈钢材质低压加热器的防锈蚀方法 碳钢和不锈钢材质低压加热器停(备)用时,其保护方法可参见高压加热器的 保护方法当 低压加热器汽侧与汽轮机、凝汽器无法隔离时,无法充氮或充保护液,其保护方法应纳入汽轮机保护系统中了.2 铜合金低压加热器的防锈蚀方法 铜合金材质低压加热器停(备)用时,水侧应保持还原性环境,以防止铜合金的腐蚀和铜腐蚀产物的转移ww.bzfxw.coDL/T 9 5 6一 2 0 0 5 湿法保护时,将联氨含量为5 m g/L-1 0 m g/L,p H值为8.8 9.2的溶液充满低压加热器,同时辅以充氮密封,保持氮气压力在0.0 3 M P a-0.0 5 M P a 范围内干法保护时,可参考汽轮机干风千燥法,保持 低压加热器水、汽侧处于干燥状态;也可以 考虑用氮气或压缩空气吹干法保护低压加热器停用的成膜胺保护与锅炉的停用成膜胺保护同时进行8 停(备)用除氧器的防锈蚀方法8.1 机组停运时间在一周之内 当机组停运时间在一周之内,并且除氧器不需要放水时,除氧器宜采用热备用,向除氧器水箱通辅助蒸汽,定期启动除氧器循环泵,维 持除氧器水温高于 1 0 5 0 C o 对短期停运,并且需要 放水的除氧器。

可在停运放水前,适当 加大凝结水加氨量提高除氧器水的p H值至9.4 -1 0.0 08.2 机组停用时间在一周以上 当机组停用时间在一周以 上时,可用下列方法保护:a)充氮保护;b)水箱充保护液,充氮密封;c)通干风干燥;d)成膜胺法9 停(备)用凝汽器的防锈蚀方法9.1 凝汽器汽侧 短期(一周之内)停用时,应保持真空不能保持真空时,应放尽热井积水长期停用时,应放尽热井积水,隔离可能的疏水,并 清理热井及底部的 腐蚀产物和杂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干,或将其纳入汽轮机干风保护系统之中9.2 凝汽器循环水侧9.2.1 停用三天以内 凝汽器循环水侧宜保持运行状态,当水室有检修工作时可将凝汽器排空,并打开人孔,保持自然通风状。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