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81〜前411)生于边远城邦阿布德拉,是 德谟克利特的同乡他在雅典当了 40年的教师据柏拉图说,他是第一个自称智 者的人普罗泰戈拉以善辩著称,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还有不少著作,在社会上享有 很高的声誉在其《论神》一书的开头,他写道:“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 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 短暂的由于这段“大不敬”的文字,他被指控亵渎神灵而被驱逐出雅典 ,著作 大多遭到焚毁对于普罗泰戈拉的思想,后人主要是根据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人的记载来追述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戈拉最著名的命题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 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后人对这个命题作过许多解释柏拉 图在其《泰阿泰德篇》中讨论认识论问题时,就曾作过解释他认为,这句话的含 义是事物对于你就是它向你显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向我显现的样子亚里士多 德认为,普罗泰戈拉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不过是说,每个人所感知的都 是一样确实的一阵风吹来,有些人觉得冷,有些人觉得热,而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对于感觉冷的人来说,它就是冷的;对于感觉热的人来说,它就是热的。
这里涉及到对“人”与“尺度”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的问题就“人”而 言,一是将其理解为与世间万物相对立的人类 ,那么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人类中 心主义的观点如果“人”在这里被理解为与其他人相对立的个人,那么,这句话 表达的则是唯我主义观点同样,对于“尺度”,既能理解为以自己的欲望,也能理 解为以自己的认识为标准去衡量万物就以认识为标准而言 ,还有用感觉还是用 理智为标准的问题,等等由于这些歧义的存在,对普罗泰戈拉的命题的解释就难 免出现分歧尽管“人是万物的尺度”带有浓厚的主观意味,如将冷热、好坏等事物性质 看作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 ,否定事物性质的客观性 ,应用到认识论中就是把感 觉作为知识,但它毕竟一反传统的神是万物的尺度 ,把人作为主宰万物的力量 ,抬 高了人的地位,贬低了神的地位,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它明显强调了人的能动 性,从而突出了认识的主体性,反映了古希腊哲学由研究客体到研究主体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