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二课初步计划2 月 28 日1、了解报名学生情况,确定参加二课人数2、向学生阐述本二课召开的目的、学生参加的意义及今后上课的方式和内容(建 议找个辩论赛视频给学生看)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明白这是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努力把握并充满期待3、报名人数比较多的小组,进行初步帅选,帅选方式各小组可按照自己的想法 进行,建议采取自我介绍、自由发言或辩论赛方式展开,方便初步物色人才哦 (科长的意思是:大家要尽量保留现在参加的学生,确保各班级留下的人数不少 于4 人,所以大家帅选人时,要慎重考虑哦)4、向学生初步说明辩论赛相关知识,如辩论赛人员构成和主要职责等,强调本 二课活动的一些要求,收集学生关于辩论赛的意见5、以上计划仅供参考,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再行安排哦以后我们二课如何进 行,计划怎样,明天的科组会看科长他们有什么指示和安排,我们再定具体的上 课计划大家一起加油啦!附:辩论赛资料辩论赛指导及注意事项一、辩论赛的定义辩论赛是指不问辩论者本人的立场和主张,而侧重于辩论技巧的比赛,比赛 双方都不准备说服对方或被对方说服,而以驳倒对方,争取评委和听众从而战胜 对方。
说服观众和评委,就是让观众和评委更乐于接受你方的表现,更乐于认同 你方的观点达此目的,靠两方面力量:一是以理服人,二是以德服人,前者是 知识的力量,后者是人格的力量知识力量能使人们信服观点的论证,人格力量 则能使人们接受辩手本身,并进而在有意无意中相信和支持该辩手的论证与 反驳二、辩论赛人员构成和主要职责1、一般辩论赛中,正方、反方各 4 人,分别称为一辩、二辩、三辩、四辩2、职责(一辩陈述观点,进行攻辩小结,二辩、三辩和对方二辩、三辩进 行攻辩,自由辩论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向对方发问,四辩总结陈词)<1>一辩的主要任务是做三分钟的开篇立论,阐述我方观点,并在一对一攻 辩之后做两分钟的攻辩小结,指出对方的漏洞;<2>二、三辩的主要任务是应对一对一攻辩环节以及自由辩论和观众提问, 是辩论的主体部分;二、三辩一般用反应快语言风格强烈的辩手,因为从阵型上 考虑,二三辩应该体现出冲锋陷阵的感觉所以要多多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体 现出对抗性和咄咄逼人的气势,使得比赛更激烈精彩<3>四辩是公认的总结陈词者主要任务是在比赛结束前做最后的总结陈词, 结合对方的漏洞再次重申我方观点,时间为四分钟四辩要有大局观和把握根本 的能力。
在总结时要梳理全场的脉络,找出交锋点,而后指出对方在此犯下的错 误,再提出正确的理解,最后从更高的角度阐述己方的理由而四辩在自由辩的 时候应充分利用自己“旁观者”的角度,发现对方立论和论证的问题,并及时指 出引导队友攻击四辩的发言要有分量,不能说废话空话.三、攻辩模式1、陈词阶段首先由正方一辩发言,时间为 3 钟;接下来由反方一辩发言,时间为 3 钟2、攻辩阶段首先由正方二辩选对方二辩或三辩进行攻辩,每次提问时间 20 秒,回答时 间 30 秒然后由反方二辩选对方二辩或三辩进行攻辩,每次提问时间不得超过 20 秒,回答时间不得超过 30 秒如此类推,正反双方三辨依次选对方二辩或三 辨进行攻辩每轮总时间是 2 分钟四、辩手注意事项1、注意言谈辞令,辩论风度辩手参加比赛举止端庄,即使在辩论中针锋相对,也应做到态度温和,彬彬 有礼,以理服人而不要以势压人辩论时,要求使用普通话,吐字清晰,观点明确,互相尊重,只能针对对方 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攻击,而不能涉及对方的立场和人品(不能人身攻击,不能带 有轻视,贬低污辱对方的语言)在辩论中,特别是一对一攻辩和自由辩论时,应针对对方提问和辩驳的内容 回答或反驳,内容不能偏离辩题或各自为论,要体现比赛的对抗性。
2、辩论评分标准(1) 辩论技巧:辩手是否言语流畅、立场明确,能否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理解、认识辩题,叙述是否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是否具有说服力2) 内容资料:论据是否充分、合理、恰当、有力、引述资料是否正确、翔 实3) 自由辩论:能否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主动、准确、及时、机智地反驳 对方的观点,思路清晰、立场坚定、逻辑正确、应对灵活4) 整体配合:是否有团队精神,能否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是否流畅,论点 结构是否完整,是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5) 表情风度:辩手表情、手势是否恰当、自然、大方,不强词夺理,尊重 对方,尊重评委和观众,富有幽默感五、参加辩论赛的参赛队员在赛前该做好哪些准备辩论赛是许多青年同志喜爱的一项侧重于人们言辞表达能力的比赛然而, 不少青年,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学生,虽参赛热情很高,却由于缺乏一定的辩论赛 知识,或赛前不懂如何正确准备,或赛中不要领,初次上阵便遭受挫折因此, 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辩论赛的基本入门知识显得十分必要那么,参加辩论赛的参赛队员在赛前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主要有三项:认识 准备、立论准备和试辩准备1、认识准备所谓认识准备,是指参赛队员在赛前对“辩论赛”的性质和特点要有所认识。
这种辩论往往不问辩论者本人的立场和主张,而侧重于人们的辩论技巧的比赛 比赛双方都不准备说服对方或被对方说服,而以驳倒对方、争取评委的裁决和听 众的反响来击败对方因此,这种比赛有以下三个特点:(1) 辩论的题目、辩论的程序、发言的时间等,都是由辩论赛的组织者所决 定,参赛者必须按规定进行辩论,不能随意改变2) 比赛胜负标准包括立论、材料、辞令、风度以及应变技巧等综合因素、 胜负由评委根据标准及主观印象进行裁定3)辩论时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攻击,而不能涉及对方的立场和 人品了解了辩论赛的这些性质和特点,就不会在比赛中,在思想和方法上与日常 争辩相混淆2、立论准备辩题被明确无误地确认后,参赛队员就可以根据辩题,共同商量,研究确立 一个最有利于本方论证的具体的总论点所谓最有利于本方,就是指该总论点不 仅观点正确,旗帜鲜明,而且用之攻能破对方任何的立论,用之守能抵挡对方的 任何攻击能不能确立这样一个总论点是一次辩论赛准备的成败关键为了要确 立这样一个总论点,首先要对题进行严格的审题,也就是要对辩题字面上的每个 词或词组逐个进行概念分析,即通常所说的“破题”这种分析要同时站在双方 的立场审视,不能一厢情愿。
尤其是要分析出哪些词或词组对对方立论具有潜在 的有利因素,可能成为双方首先争论的焦点,因为一般的辩论赛双方都会抓住辩 题中的某个词项解释入手开始辩论,有时会出现整个辩论赛始终围绕这种解释来 进行因此,尽量设法站在一定理论高度,对辩题作出有利于本方观点的界定, 以获得大多数听众的“公认”,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为了典型说明这个问题,下 面试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事例(一) 正方论点: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 反方论点:感情亲疏不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 (正方一辩开辩陈词)“自古多情空遗恨人类是情感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都是人类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感情的亲疏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呢?我方认为, 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理由有三:(一)何谓“感情亲疏”呢?《现代汉语词典》告诉我们:“感情”即由心理活动产生 的“情绪倾向”,“亲疏”则是指对某人某物的“亲近或疏远”程度感情亲疏即指在心理 层面上(或感情程度上)对某一事物的亲近或疏远它往往会使人在潜意识里对该事物进行 感情定位,进而影响人的理性思维的判断力因此,感情亲疏常会导致对事物认识的扭曲、 变相二)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
李牧一心为国,“大破 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显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 赵国大好江山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的过分信任而误 下军令,失却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 超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飘泊,壮志难酬……可以说, 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三)感情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就贾生偷香的浪漫,也会招致“安史之乱”的灾患; 它既能书写黛玉葬花的风流,也会造成屈平“怀信侘傺”的幽怨我们只有在看待事物时将 公正放在感情之上,用公正的空气托起感情的汽球,才能使它飞向更高、更远、更美的蓝天 否则,感情必然会像美丽的毒药,引你走向毁灭与绝望的深渊我们不想放弃“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情画意,我们不想失去“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温情蜜意,我们不想抛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情暖意那么选 择公正吧,朋友!尽管感情的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但公正的灵魂一定会时刻提醒你, 让你免于踏入感情的陷阱!谢谢事例(二): 正方:台湾大学队:人性本善反方:复旦大学队:人性本恶(正方一辩开辩陈词)大家好!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所以进一步又加了一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 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方主张人性本善,就是主 张人性的根源点是善的,有善端才会有善行我方不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行,但是恶 行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因不是果,也 就是说人性本恶,那么人世间根本不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虽然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极力主张在 人性本恶的前提下人类可以形成道德但是想想看,如果人性本恶,人类一切道德规范都是 作为人类最大的利己手段当道德成为手段时,道德还是道德吗?也就是说,人一旦违犯道 德而不会受到处罚,人就不会遵守道德的约束了深夜两点我走在道路上看到红灯,如果人 性本恶我就会闯过去,因为不过是为了个人方便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仍然有许多人遵守 交通规则而根据人性本恶的前提假设,霍布斯认为必须有一个绝对的、无所不在的权威监 督每个人履行道德规约如果人性本恶,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规约,但是事实 证明:人还是有善行、人还是有道德、还是有利他的行为如果人性本恶,(时间警示)那 么我们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是活在一个“老大哥”无时不刻不监督我们的世界当中;第二 个是我们人类社会将是彼此不再相信。
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会看到一个老太太跌倒了有人把 她扶起来,人们则说他居心不良;而我们在辩论会中建立起来的友谊都是虚假的装腔作势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社会当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君主曾经产生过,但是舍己为 人的事情在不断地发生而在生活当中,为善不为人知的生徒小民更是比比皆是泰丽莎修 女的善行,大乘佛教中所说的“众生永远不得渡,则已终身不作佛”的慈悲宏愿,难道不正 是人性本善的最佳引证吗?谢谢!(反方一辩开篇陈词)大家好!我先要指出一点的是,康德并不是一个性善论者康德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恶 折磨我们的人,时而是因为人的本性,时而是因为人的残忍的自私性对方不要断章取义另外对方所讲到的种种善行,那完全是后天的,又怎么能够说明我 们命题当中的“本”呢?神话归神话,现实归现实对方同学请你们摘下玫瑰色的眼镜看看 这个现实的世界,就在你陈辞的这三分钟当中,这个世界又发生了多少战争、暴力、抢劫、 强奸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话,那么这些罪恶行为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方为什么在他们的陈辞 当中,自始至终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呢?我方立场是:人性本恶第一,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 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 天属性。
我们说人性本恶当然指的是人性本来的、先天的就是恶的第二,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 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而善则是对本 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那个曹操不是说 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吗?那个路易十五不是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 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对 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第三,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 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 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 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 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今天,对方辩友所犯的错误就在于以理想代替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从感 情上讲我们同所有善良的人一样也是希望人性是善的。
但是历史、现实和理性都告诉我们, 人性是恶的!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只有正视这个事实,才有可能扬善避恶谢谢各位!3、试辩准备如同其他比赛一样,辩论队要想在正式比赛中获胜,一定要在正式比赛前搞 一次尝试性的比赛,以检验自己的赛前准备是否经得起实际的考验为了达到检 验的效果,试辩条件和气氛要尽量搞得逼真些,这就需要在正式参赛队员进入准 备阶段的同时,应有一支与之实力相当的假设“对方”也进入准备阶段,并且双 方都应处于“保密”状态不过,为了增加正式队员的一些难度,正式队员应故意泄露些立论方面的要 点,来吸引“假设对方”作有针对性的进攻准备,用之在试辩中检验参赛一方的 立论和战略战术是否能奏效试辩的另一个意图,是让参赛队员进入角色前面已经说过,辩论赛的最大 特点就是辩题观点不一定与辩论者本人最初的观点相一致,就像某些演员本身的 性格与剧中人的性格不一致一样,需要深入生活,深入实践才能进入角色辩论 赛在比赛过程中不仅有理信纸上的正面交锋,还辩论风度、情态等方面的表演, 通过试辩往往能促使参赛队员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情感上也完全站在所持的辩 题观念上,以便逼真地表现出理直气壮、慷慨激昂、义正辞严而又通情达理地维 护真理的样子。
对于初赛者来说,试辩还可以先锻炼一下上场的胆量,培养一下 临场的经验试辩可在正式比赛前一两天举行,这类似于赛前的热身赛,使参赛队员保持 最佳竞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