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很好》 - 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展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展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考虑: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答复,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道路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以下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教学目的四、归纳小结 1.初步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师: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p ,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假如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
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答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游线路: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感觉要比上《那一定会很好》一课轻松得多之所以会有这种轻松的感觉,全归功于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前,有老师特意提醒我:要注意处理好教学环节,一定要结合文本进展口语训练,预设前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点-可以说,这一席话让我明确了这节课的教学方向与思路,因此才会有如此的进步但仍有诸多缺乏:如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老师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对学生进展的语言训练活动量缺乏,忽略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等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