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月明精调法操作手册【行业特制】

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49MB
约30页
文档ID:155921192
日月明精调法操作手册【行业特制】_第1页
1/30

日月明精调法操作手册(讨论稿)江西日月明铁道设备开发有限公司2022年9月浅红目录〇.前言 1一.注意事项 2二.测量操作步骤简要说明 31、软件菜单 32、导入轨枕列表 33、更新线路参数 44、设置标准与规范 55、上线测量 66、采集数据开始 77、采集数据结束 78、测量结束 89、长波精测模式 8三.相对测量模拟调轨(图上作业)操作步骤 101、打开测量数据 102、数据整体分析 113、相对调轨界面 124、图上作业 19四.实例说明 231、一些建议 232、波形分析 24〇.前言(1)本操作手册是为了确保高速铁路轨道的高平顺性,满足列车高速行使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介绍基于0级轨道检查仪的轨道精细调整的方法软件基本操作的更详细说明,参见公司相应版本的《软件说明书》2)线路维修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检慎修”的原则,采用精确检测、精准分析、精细修理的过程控制,根据其状态的变化规律和伤损等级,安排养护与维修,有效预防和整治病害3)轨道精调的目的是合理控制轨道平面和高程位置,重点控制轨道平顺性,确保直线顺直、曲线圆顺的过渡顺畅本方法根据0级轨检仪测量数据,通过图上作业,形成调整方案,采用科学的分析调整,在波形平顺的前提下,削峰填谷,消除超限处所。

4)本操作手册适用于高铁轨道的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作业中轨道内部几何形位的测量与精调工况利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对危害处所进行严格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精确分析,从而编制作业方案,确定作业方法、细化作业范围、作业流程和作业标准,实施精确化修理作业后,立即进行现场静态回检,次日添乘确认车评估检修效果一.注意事项(1)该技术适用于GJY-T-EBJ-3型0级轨检仪在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与养修,未涉及的内容按相关规定执行非指定工况及非官方公布功能不宜用于既有线精调等商业应用2)相对调轨功能仅适用于江西日月明铁道设备开发有限公司HSRailwayCHK XP 数据分析处理系统Ver 12.1.3及以上版本3)使用前,用户应确认已安装以上版本并取得调轨、轨枕、长波等功能授权4)确认好轨检仪状态,对轨道设备逐枕建立轨枕列表,并有完备的轨道平纵断面资料5)轨道正线及道岔等设备的平纵断面调整范围可参考《南昌铁路局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养修管理办法》6)该技术目前可调整的不平顺波长范围≤150m,建议调整波长范围10~70m7)精调作业的起、拨道作业轨温应符合铁运[2006]177号《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要求,严禁超温作业。

8)基本定义:1)基本轨:定义为轨检仪测臂一侧的钢轨为基本轨;2)非基本轨:与基本轨对应的钢轨定义为非基本轨;3)符号定义:轨向及横向调整量—面向大里程方向以左为“+”,右为“-”;高低及垂向调整量—以高为“+”,低为“-”二.测量操作步骤简要说明注:此节部分内容与1级轨检仪软件操作相同,如对1级轨检仪的基本操作熟悉,可只关注2,8,9等内容1、软件菜单2、导入轨枕列表(1)打开任一文件(*.PDT),点击【标记】选项卡,单击【轨枕号】按钮,弹出【操作提示:在测量端点处打标记?】,单击【是(Y)】,弹出【标志 轨枕号 对话框】2)点击【标志 轨枕号 对话框】→【导入轨枕列表】→选择已建立的轨枕列表→检验轨枕列表窗口,确认导入数据无误后单击【OK】3、更新线路参数(1)核对管理员密码(2)单击菜单栏【基础数据库】,弹出【更新线路参数对话框】,导入线路参数4、设置标准与规范(1)核对管理员密码(2)单击菜单栏【设置】→【相对测量系统设置】→【标准与规范】,弹出【轨道检测规范设定】对话框,设定超限值并确认5、上线测量在软件主界面下点击【测量】→【相对测量】→【创建文件】,弹出【辅助信息 对话框】,选定线别、推行方向、检查人员、检查日期,勾选是否左右调向,是否异常数据提示;在推行起点输入起点轨枕号并单击【查询】,核对起始里程。

确认后,单击【OK】起始里程:测量小车开始测量时的起始里程,后继测量数据对应的里程是以起点里程为初值加上小车推行的相对里程如果起始里程不正确,后续将影响到对线路病害的定位顺逆里程:指测量小车推行方向,如测量小车推行方向为线路里程增大方向,则称顺程线路名称:线路名称与线路线设计参数数据库相连,选择正确的线路名称,将其对应的线路的设计参数导入测量项目中左右调向:指小车在铁轨上的姿态,小车右侧臂放在右轨上时,称为不调向状态,反之为调向状态;(注:站两钢轨中间面向大里程方向,右手侧为右轨,左手侧为左轨)设置完成后,根据操作提示,推行到测量的起始点,确保小车处于静止状态,进入第二阶段:推行小车采集数据6、采集数据开始(1)点击启动按键后等待20秒,以3-5km/小时的速率匀速推行小车初始化过程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初始化期间严禁扰动轨检仪及轨道7、采集数据结束点击暂停按键,输入终点轨枕号并查询(点击“《”按键),确认轨枕间距,点击OK按键确认操作8、测量结束点击暂停按键后再点击停止按键弹出操作提示对话框,日常巡检条件下,点击“是(Y)”,直接停止测量9、长波精测模式若在相对调轨条件下,则选择长波精测模式,点击【否(N)】,进入长波精测回程。

长波精测模式下,直接回拉,至起始点,点击【停止】按键停止测量并保存数据三.相对测量模拟调轨(图上作业)操作步骤注:此节数据分析部分内容与1级轨检仪软件操作重复,如对1级轨检仪的基本操作熟悉,可跳过1小节,从2小节开始阅读1、打开测量数据 软件主界面下点击【系统操作】→【打开/添加】→选中需要进行调整量分析的测量数据文件(*.PDT)2、数据整体分析(1)通过软件【相对测量】页面右上角工具栏上的【偏差值】/【实测值】、【高低轨向】/【高低正矢】等按钮,可查看轨道不同弦长下的轨向、高低以及轨距、水平等基本几何状态,并确认已经打过轨枕标记且轨枕信息正确2)单击多级下拉菜单【显示】→【自定义弦长显示】→【中点移动弦测长波】,选定波形需要显示的弦长注:如上图所示,界面左下角【长弦】按钮处理不可用状态,如要激活它,得分析其轨道长波数据,操作方法为:点击菜单下【显示】→【自定义长弦显示】→【中点移动弦 长波】→【70米长波】注:建议在进行晃车病害诊断与整治时,一般选定自定义中点移动弦测70m长波3、相对调轨界面见下图,选择【横向调整计算】页面进行轨向、轨距、轨变精调图上作业;选择【垂向调整计算】页面进行高低、水平、扭曲精调图上作业。

1) 横向调整界面其中:1) 波形窗口——基本轨轨向调整量;——基本轨轨向参考调整量; ——基本轨轨向验收标准;——基本轨轨向实测波形;——基本轨调整预期波形;——非基本轨轨向调整量;——非基本轨轨向参考调整量;——非基本轨轨向验收标准;——非基本轨轨向实测波形;——非基本轨调整预期波形;——轨距验收标准; ——轨距实测波形;——轨距调整预期波形;——轨距变化率验收标准;——轨距变化率实测波形;——轨距变化率调整预期波形2) 调整面板松开扣件数量面板:轨道精调时,调整位置两侧应连续松开扣件数,默认值5,即连续松开调整位置当前及左右各两个扣件;调轨弦长面板:轨道精调时,应选择不平顺波长对于平面调整,可选择长波调整、20m正矢调整、10m轨向调整选择后,波形窗口将显示指定波长条件下的轨向波形、调整量参考值;调轨计划值设置面板:轨道精调时,应选择当前计划调整轨条,即对基本轨、非基本轨或两轨同步联调进行调整量规划当前计划调整轨条切换是通过选择按钮实现;计划值操作面板:由调节模式单选框与操作按钮组成,操作模式可分为单点手动调节模式、多点自动调节模式、多点手动调节模式以及多点清除模式;单点手动调节模式下,将对标尺所在里程的几何尺寸进行操作;多点自动调节模式、多点手动调节模式以及多点清除模式下,波形界面将出现主副双标尺,对标尺框选作业范围几何尺寸进行操作;按钮、、、在不同模式下有不同的功能定义;单点手动调节模式:默认模式。

为调整量增减按钮;、为调整位置左右移动按钮;多点自动调节模式:为按变化率方式多点自动调节按钮,即采用“起洼中洼”、“拨甩中甩”方式柔性拟合;为按平顺性多点自动调节按钮,即以恢复线型方式刚性拟合;、未定义;多点手动调节模式:、为调整量多点手动增减按钮;、为调整量三角方式多点调节按钮,常用于调整量的顺接;多点清除模式:、为调整量清除按钮,、未定义非标挡块级差输入框:轨道精调时,手动输入对应非标轨距挡块间最小级差(调整量最小单位),默认为1mm,可手工设定,一般≯1mm;【当前计划值】、【当前轨枕号】、【当前里程】为光标所在位置的计划垂向调整量、轨枕号及里程2) 垂向调整界面其界面、功能定义、作业模式等与横向调整界面类似,见下图其中:3) 波形窗口——基本轨高低调整量;——基本轨高低参考调整量; ——基本轨高低验收标准;——基本轨高低实测波形;——基本轨调整预期波形;——非基本轨高低调整量;——非基本轨高低参考调整量;——非基本轨高低验收标准;——非基本轨高低实测波形;——非基本轨调整预期波形;——轨距验收标准; ——轨距实测波形;——轨距调整预期波形;——轨距变化率验收标准;——轨距变化率实测波形;——轨距变化率调整预期波形。

4) 调整面板松开扣件数量面板:轨道精调时,调整位置两侧应连续松开扣件数,默认值5,即连续松开调整位置左右各两个扣件;调轨弦长面板:轨道精调时,应选择不平顺波长对于平面调整,可选择长波调整、20m正矢调整、10m高低调整选择后,波形窗口将显示指定波长条件下的高低波形、调整量参考值;调轨计划值设置面板:轨道精调时,应选择当前计划调整轨条,即对基本轨、非基本轨或两轨同步联调进行调整量规划当前计划调整轨条切换是通过选择按钮实现;计划值操作面板:由调节模式单选框与操作按钮组成,操作模式可分为单点手动调节模式、多点自动调节模式、多点手动调节模式以及多点清除模式;单点手动调节模式下,将对标尺所在里程的几何尺寸进行操作;多点自动调节模式、多点手动调节模式以及多点清除模式下,波形界面将出现主副双标尺,对标尺框选作业范围几何尺寸进行操作;按钮、、、在不同模式下有不同的功能定义;单点手动调节模式:默认模式为调整量增减按钮;、为调整位置左右移动按钮;多点自动调节模式:为按变化率方式多点自动调节按钮,即采用“起洼中洼”、“拨甩中甩”方式柔性拟合;为按平顺性多点自动调节按钮,即以恢复线型方式刚性拟合;、未定义;多点手动调节模式:、为调整量多点手动增减按钮;、为调整量三角方式多点调节按钮,常用于调整量的顺接;多点清除模式:、为调整量清除按钮,、未定义。

非标挡块级差输入框:轨道精调时,手动输入对应非标轨距挡块间最小级差(调整量最小单位),默认为1mm,可手工设定,一般≯1mm;【当前计划值】、【当前轨枕号】、【当前里程】为光标所在位置的计划垂向调整量、轨枕号及里程4、图上作业(1)调整原则1) 基本轨:采用(高低、轨向)统一基本轨未强制规定左右股,以线路主管部门要求为准;2) 方向统一定义:高低以高海拔为+,低海拔为-;方向(面向大里程方向)以左为+,右为-;3) 模拟调整应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先轨向、后轨距;先高低、后水平”的基本原则,在保证波形平顺的前提下,削峰填谷,消除超限处所2)调整操作1) 重点分析结合动检、添乘数据,对病害处所进行重点检查、重点分析,并结合历史数据与现场条件,分析病害类型,初定调整方案现场数据如下图:灰色色带内为作业验收标准,超出部分系平顺性超限位置如下图所示,在+289附近存在一处水平、三角坑超限,在+546附近存在一处高低超限分析时,应参考长波平顺性考察线路不平顺状态长波界面显示操作如下:【显示】→【自定义弦测显示】→【中点移动弦测长波】30(70,120,150)米长波响应后,点击长波按钮70m长波波形显示如下:据此,可以判断不平顺的类型、幅值,并整体掌握轨道偏移状态。

注意焊缝位置的影响2) 局部调整不平顺的类型、幅值以及轨道偏移状态确认后,依据具体条件可对其进行调整,调整策略可选择手动调整,也可选自动调整3) 长短结合模拟调整的方向(正负号)应以软件的长波不平顺波形的方向(正负号)为判据,以减小长波不平顺的影响调整策略:长波调整→中波调整→短波调整→长波校核4) 刚柔相济为提高方案规划效率,可灵活应用自动调整模式在自动调整模式下存在两类拟合方式:刚性拟合(以全面恢复轨道平顺性为目的)、柔性拟合(以保证前后变化率为目的)应结合具体情况,在长波调整中选用自动调整模式(见下图),在短波调整中选用手动模式进行优化5) 削峰填谷调整应尽量少扰动线路,且尽量减小作业量,应通过削峰填谷保证轨道平顺性6) 大平大顺对于长大的轨距或水平不平顺,在允许范围内,可主控变化率(扭曲),以减小作业量3)调整量规划输出完成轨道精调模拟作业后,保存文件,并按下图所示输出调整量规划报表报表为Excel格式,形式如下:实测里程标示里程轨枕号右轨横向调整量左轨横向调整量右轨垂向调整量左轨垂向调整量(Km)(Km)#(mm)(mm)(mm)(mm)1110.9411110.9419111094102.42.41110.9411110.9419111094151.92.41110.9421110.9429111094201.92.71110.9421110.9429111094251.92.91110.9431110.9439111094302.23.31110.9431110.9439111094352.43.41110.9441110.9449111094402.83.9……………………………………注意:规划中符号定义面向大里程,高程调整量为正号抬道,反之为负;面向大里程,平面调整量负号向右拨,正号向左拨。

四.实例说明1、一些建议(1) “先整体后局部”:可首先调整整体(建议依据基本轨70m~100m长波波形)平顺性,在此基础上通过10m基弦精调轨向、高低;“先轨向后轨距”:轨向的优化通过调整基本轨的平顺性来实现,在此基础上调整非基本轨的平顺性,并利用轨距及轨距变化率来控制;“先高低后超高(水平)”:高低的优化通过调整基本轨的高程来实现,在此基础上调整非基本轨的平顺性,并利用水平和“三角坑”来控制模拟调整的方向(正负号)应以软件的长波不平顺波形的正负号为判据,以减小长波不平顺的影响;(2) 规划时应考虑诸如调整限值,作业时应考虑扣件离缝、扣压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以期综合优化作业; (3) 应对波形图上三波(及以上)连续不平顺超限及逆向复合超限特别关注2、波形分析(1)波形分析严格按长波→中波→短波步骤进行1)70m弦:2)20m弦:3)10m弦:可知,K1110+640- K1111+300处轨向不良,在K1111+035.47处70m长波最大峰值10.03mm,K1110+995.48处70m长波最小峰值-14.00mm2)图上作业调整严格按照以下步骤:70m长波调整→20m中波调整→10m短波调整→70m长波校核。

初始设定非标挡块级差为0.1mm,采用左右轨轨向联调方式按平顺性进行刚性拟合之后分析各弦长下的平顺性是否满足作业验收标准?如满足,进入下一步;不满足,采用手动方式进行多点或单点的调整至满足作业验收标准,并返回评价上一级弦长的平顺性1)70m弦:2)20m弦:3)10m弦:浅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