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

z****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04KB
约3页
文档ID:158432466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_第1页
1/3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80例(作者: 单位: 邮编: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柴胡疏肝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隐痛、胀满、烧心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常 见消化道症状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治疗尚未有特效方法笔者 自 2008 年 10 月—2009 年 6 月,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80 例,取得满 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 80 例患者,诊断标准:(1)上腹痛或不 适、腹胀、早饱、嗳气、泛酸、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一年内一项或 数项持续或间歇发作超过3个月;(2)经临床、实验室、X线、内镜、 B超等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3)伴肠易激综合征者、孕妇及 哺乳妇女除外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 例,其中男 46 例, 女34例;年龄18〜65岁,平均36.6岁;病程2.5土3.5年对照组 70例,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20〜70岁,平均37岁;病程2.0 土3.0年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 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柴胡疏肝散:柴胡15g,香附15g,枳壳 15g,白芍30g,玄胡15g,郁金10g,党参15g,黄芪30g,黄连6g, 吴茱萸3g,川楝子15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 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吗丁啉(西安杨森有限公司)10mg,每日3 次;雷尼替丁 (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0.15g,每日2次,服用4周1.3 疗效观察标准 参照 2006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 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拟定,采用症状变化治疗前后 对比,分临床治愈: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等上腹不适症状全 部消失; 有效:上述症状有明显改善; 无效:上述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服 药期症状好转,停药后复发者2 治疗结果见表1表1 两组疗效对比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3 典型病例患者,女, 45岁, 2009年5月12日初诊,自诉:上腹部胀痛, 嗳气 4 年多,伴有烧心,泛酸等症多次在上级医院诊治,行胃镜及 B超检查,未发现病变自行服用中西药(具体不详)无好转证见: 上腹饱胀不适,尤以餐后为甚,伴嗳气、恶心、精神不振、睡眠差等 舌红苔黄,脉细诊断:中医“痞症”西医:功能性消化不良,方 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连服 5 剂后上述症状好转,为巩固疗效,继服 10剂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4 讨论 [1]功能性消化不良属祖国医学“痞满”范畴,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 此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国内统计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1/3 以上。

由于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增加,易使人们处于紧张、焦虑 状态,日久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气机阻滞,横逆犯胃故用柴胡 疏肝散疏肝理脾,行气解郁止痛方中:柴胡、香附、郁金、枳壳疏 肝解郁、理气导滞;玄胡、川楝子、白芍柔肝养血、缓急止痛;党参、 黄芪、甘草健脾益气;黄连清热解毒而不伤胃;吴茱萸辛开苦降,止呕 现代医学研究疏肝调气中药能使胃肠运动的收缩节律增强,调节消化 运动功能,还具有抑菌,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诸药合用可疏肝理气, 调整胃肠功能,增强免疫力和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参考文献】1 黄春林,朱晓新 .中药药理与临床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