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孟子》学习体会

hao****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02KB
约2页
文档ID:157437898
《孟子》学习体会_第1页
1/2

《孟子》学习体会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根,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则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如果说孔子《论语》是记录儒家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则的话,《孟子》则是对具体实践中如何操作进一步阐述,同时也和一些不同观点进行辩论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收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们常常为了生存和名利疲于奔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名利对许多人而言是追求也是无极限,乃至“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到底该如何看待名利呢?  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如何解答首先孟子并不像道家那样排斥名利,但要取之有道孔子曾经讲“不义而富且贵 与我如浮云”孟子进一步讲:“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翻译成白话,就是功名利禄,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是别人给你的既然别人可以给你,那也可以拿走而精神世界的耕耘,内心深处的淡定,根植于血液的仁义礼智,这些永远属于你,是别人不能拿走的  总而言之,只要要取之有道,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别忘了精神修养但现实总是残酷的,人生路上,有的人生财有道,富可敌国;有的人则比较贫穷这两类人该怎样优雅地活在世间呢?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就是说当你较穷时,不能失去志气和理想;当你富有时,应该惠及天下所有人儒家提倡百善孝为先孟子讲“大孝终身慕父母”,要终身爱父母、孝顺父母如果不能善待父母,谈何仁义礼智,孝顺父母不仅仅要养体,供其物质;还要养志,给他们精神享受  仁,我理解就是要心怀爱,慈悲为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孟子》开篇,孟子见梁惠王时,刚一见面, 二人有很生动的对话,孟子开门见山把他的仁政思想讲给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翻译今天的白话,就是梁惠王问孟子,“老头,你大老远过来,能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回答:“大王您何必谈啥钱呢? 我只给你带来仁义”  义,是《孟子》一书关键词之一,书中多次提到义,但各个地方的义的含义又各有不同孟子讲,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也反驳告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结合实际,我的理解义包含三方面内容其一,古代兄弟之义,如舜对其弟象的宽恤,桃源三结义,这一点今天的人可能有不同看法;其二,道理,正道的意思如舍生取义,大义灭亲等。

其三,表示责任、义务、做事尽心尽力的意思,如义不容辞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孟子》一书的收是多方位的,绝不仅仅是孟子书中的内容作为一名教师,读《孟子》可以涤荡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更加的祥和,顺达。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