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C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笔迹检验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文字符号的书写动作习惯特点、文字布局习惯特点、书面语言习惯特点,来认定书写人的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上面一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A.笔迹检验的内容很广泛B.笔迹检验的研究方向C.笔迹检验的操作方法D.笔迹检验是一项物证检验专门技术方法2、学生小涛经常旷课,不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对小涛进行教育的恰当方式是( )A.将他交给家长批评教育B.了解情况后耐心教育他C.等待他自我醒悟并改正D.批评教育无效果开除他3、王某在距某初级中学不足百米处, 开了一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厅, 允许该校学生出入。
王某的做法( )A. 合法,王某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B. 合法,王某并未强迫学生玩游戏C. 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一位高中教师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同学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两位同学到班主任办公室解决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批评训斥学生D.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5、“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出自(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老子6、下列名句中,不是出自屈原《离骚》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悼良会之水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D.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7、下列与“素质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博雅教育B.全面发展教育C.应试教育D.终身教育8、新学期开学,王老师在点名时,被“肖德彬”这个名字难住了前两个字已经读出口了,第三个字到底读什么呢?彬字虽然能看清但好打印不如前两字清晰,他想凭感觉读一下,又怕读错了,一时间觉得非常尴尬。
王老师的做法恰当的是( )A.承诺课后查字典B.当场用查询C.立即向学生请教D.借打印不清掩饰9、对PowerPoint描述正确的是( )A.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版式必须一致B.模板可以为幻灯片设置统一外观C.只能在窗口中打开一个演示文稿D.用“新建”菜单可添加新幻灯片10、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1、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A.体罚 B.变相体罚C.体罚、变相体罚 D.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12、学校派骨干教师王老师外出参加培训王老 师说,我经常给别人做讲座.哪里还需要去接 受培训?还是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去吧!关 于此事的下列说法中,正治的是( )A.王老师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B.王老师 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C.王老师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D.王老师 缺乏课程建设的意识13、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14、邱老师经常梳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字知识分析问题的成因.导找 解决策略.邱老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行为规范的示范者C.心理健康的维护者D.学生学习的组织者15、下列关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16、某学生家长给余老师送礼,想让余老师给其孩子安排最好的座位,余老师拒绝了余老师的做法( )A.不正确,不利于取得家长信任B.不正确,不符合家校沟通要求C.正确,符合严慈相济的要求D.正确,符合廉洁从教的要求17、林某长期辱骂、虐待亲生儿子晓光,经有关单位教育后仍不悔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当地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撤销林某的监护人资格 B.给予林某行政处分C.责令林某赔礼道就 D.要求林某赔偿损失18、大学毕业的陈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刑满释放后,他前往某初级中学应聘学校( )A.不得聘用B.可以聘用C.应当聘用D.暂缓聘用19、德国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的封建割据状态,直到 1871 年才统一,下列人物中领导德意志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的是( )。
A.拿破仑B.俾斯麦C.黑格尔D.希特勒20、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 )A.金文B.大篆C.隶书D.草书2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私人轿车进入家庭,对中国人来说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然而,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将使本来就十分严重的交通紧张状况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中国的交通问题最终必然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驳斥上述观点?( )A.私人轿车的增多不是交通紧张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B.应先发展交通,再发展轿车工业C.随着轿车进入家庭,必将带动中国交通的大发展,从来就是先有车,然后才有路D.在人口众多、交通不发达的中国,发展私人轿车是愚蠢的22、学生李某因在上课时嬉戏打闹,被班主任罚打手心 30 下班主任的这种做法( ) A.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B.错误,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C.正确,这是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 D.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B.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
24、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 )审定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25、牛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B.编排座位时让学生按成绩排名自己选择C.有学生丢失东西时马上检查全班学生的书包D.私下告知无记名票选的“最差生”并提出要求26、某校实施了“师徒制”,经验丰富的吴老师对新入职的蒋老师进行帮助时,要做到( )A.尊重同行,等蒋老师请教时才进行指导B.主动指导,和蒋老师商讨并确定教学方案C.推门听课,发现不妥之处及时在课堂上纠正D.充分信任,让蒋老师独自搜索并积累教学经验27、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28、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一种是( )的领导方式A.“学生中心” B.“教师中心” C.“德育中心” D.“集体中心”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考核的内容不包括( )。
A.业务水平 B.工作态度 C.工作成绩 D.工作年限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看到这一 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 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 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 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一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一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
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2、一位教师教“双曲线”这一单元时,很多学生觉得之前课程的讲授法不够合理,有人觉得进度太快,有人觉得进度太慢老师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 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双曲线”一章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 表性的习题教师将这些习题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双曲线”单元的教学任务 问题: 运用教育观的相关知识,评价这位教师的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个板(图 4)进来又有人提出了“新木桶原理”,认为当木桶倾料一定角度后所能装的水,才是它的真正容量,也就是说,木桶的长板越长,装的水越多图5)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联想和燃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 1000 字。
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D2、B3、D4、D5、B6、C7、B8、C9、B10、B11、D12、C13、B14、A15、D16、D17、A18、A19、B20、C21、C22、B23、答案:A24、B25、A26、B27、D28、D【解析】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和教学成绩挂钩,导致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学中心”和“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运用比较多29、D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在这段材料中,该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如下学生观: (1)看到了学生是有潜能的个体,能够对学生抱有期望材料中,学生刚上来无法谈出对丝竹图的体会时,老师并没有因此而对学生失望,而是积极地引导学生从熟悉的角度出发谈论竹子,并最终谈论丝竹图,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老师对学生抱有期望的体现 (2)能看到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能够给学生合适的指导学生虽然具有发展的潜能,但是学生身心发展毕竟还不完善,对很多知识还不了解,因此在材料中,学生对于丝竹图不能谈出自己的体会这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给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
材料中的老师正是发挥了指明方向的作用 2、正确答案:(这位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材料中,教师发现学生基础差别比较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要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促进了所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其次,教师的行为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材料中,教师经过调查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基础好的学生自学,基础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进一步推动了全班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中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答题思路“新木桶理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审题立意一是从原有的“木桶理论”着眼于短板,到“新木桶理论”,把木桶倾斜一下,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此时着眼的就是长板因此,这可以说,转变一种思路,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结果这可以从“转变思路”“打破传统思维”方面来立意,谈及“创新”思维也是可以的,但要从具体的“思路转变”上引到“创新思维”的立意上来。
二是可以从“短板”和“长板”的比喻意来看,“短板”是指人的不足之处,“长板”是指人的长处,因此,可以从“发挥人的长处”,“发扬人的优点”的角度进行立意,引导教育方面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从这两方面立意之后,选择其中一个立意,确定中心论点,然后对着中心论点问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就可以选择我们中公所设计的九种写作模式中的一种进行思路和结构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