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干式排渣机使用维护说明书

痛***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1.50KB
约22页
文档ID:145922466
干式排渣机使用维护说明书_第1页
1/22

GPZ-10型燃煤锅炉用干式排渣机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机务部份)浙江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目录1. 概述……………………………………………………………… 22. 技术参数………………………………………………………… 43. 装配技术要求…………………………………………………… 44. 调试……………………………………………………………… 95. 运行……………………………………………………………… 126. 维护和检修……………………………………………………… 147. 故障处理………………………………………………………… 168. 干式排渣机使用油品一览表…………………………………… 199. 记录表格及示意图……………………………………………… 201. 概述1.1 干式排渣机(简称干渣机)是燃煤锅炉干式排渣系统的关键设备,它主要由钢片与钢丝网组成的输送链,作为承载和牵引部件,来实现灰渣的收集和输送工作工作时,液压油缸将输送链张紧,由动力装置带动驱动辊筒转动,通过驱动辊筒和输送链之间由张紧力而产生的摩擦力,来带动输送链的运行,从而实现灰渣的收集和运输,落在下部的细灰由清扫链刮板来完成收集和输送。

在灰渣运输过程中,因锅炉负压系统的冷空气作逆向流动,使灰渣冷却到适宜的温度排出干渣机由尾部、平段、弯段、斜段、头部、平台、液压站、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见图 1-1 干渣机示意图)1.2 尾部为张紧部分,通过二对液压油缸,分别对输送链和清扫链进行张紧1.3 平段为灰渣收集部分,灰渣通过锅炉渣斗及挤渣机落到输送链上,通过输送链对灰渣进行收集、输送输送链上的钢丝网可以缓冲灰渣坠落所产生的冲击力1.4 弯段为输送的变向部分,在该段输送链、清扫链改变运行方向1.5 斜段为灰渣的提升部分,使渣块在负压风的作用下进行降温1.6 头部为干渣机运行的动力部分和出渣口,该段设置两台带减速机的电机,分别驱动输送链和清扫链1.7 平台为操作、维护、检修设置1.8 液压站为张紧油缸提供动力1.9 电控系统为干渣机的运行、控制系统2. 技术参数 干式排渣机的最大输送能力: 15 t/h输送链名义宽度: 1200 mm输送链运行速度范围: 0.4~4 m/min输送链驱动电机功率: 15 kw输送链张紧压力: 4.5~7 MPa清扫链运行速度: 1.5 m/min清扫链驱动电机功率: 1.5 kw清扫链张紧压力: 2~3 MPa最大输渣粒度: 210 mm3. 装配技术要求3.1 干渣机的就位、安装:3.1.1 干渣机的安装以锅炉渣斗的出口中心线为基准,确定安装位置。

3.1.2 平台就位,并安装头部部分3.1.3 然后依次安装斜段、弯段、平段、尾段各部分3.1.4 各段箱体就位后,调整箱体的垂直度和直线度,使各托辊、头部驱动辊筒、尾部张紧辊筒处于水平位置3.1.5 各段中心线连线的直线度为 3/6000,从头部至尾部的中心线直线度为 8 mm3.1.6 各段调整完毕后,在各段的连接部位加装厚度为 5mm的石棉布密封,用螺栓紧固3.1.7 斜段的箱体支腿用螺栓与平台斜梁紧固;在弯段的底部加辅助支撑;平段、尾部的箱体支腿与基础与预埋铁焊接,焊脚高度 8mm3.2 头部输送链驱动辊筒3.2.1 驱动辊筒对称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 ≤3mm3.2.2 驱动辊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 ≤0.2/10003.2.3 驱动辊筒轴线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 ≤2mm3.2.4 驱动滚筒轴线与张紧滚筒轴线平行度 ≤5mm3.3 头部清扫链驱动链轮3.3.1 驱动清扫链轮轴横向中心线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2mm3.3.2 驱动清扫链轴的水平偏差 ≤ 1/10003.3.3 驱动清扫链轮轴与干渣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mm3.3.4 驱动清扫链轴与尾部张紧链轮轴的平行度 ≤5mm。

3.4 尾部输送链张紧辊筒3.4.1 输送链张紧辊筒轴线的水平偏差 ≤0.2/10003.4.2 张紧辊筒横向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偏差 ≤3mm3.4.3 张紧辊筒轴线与排渣机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mm3.4.4 张紧辊筒与头部驱动辊筒轴线的平行度 ≤5mm3.5 尾部张紧清扫链轮轴3.5.1 张紧清扫链轮轴的横向中心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的重合度偏差 ≤2 mm3.5.2 张紧清扫链轮轴的水平偏差 ≤1/10003.5.3 张紧清扫链轮轴线与排渣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偏差 ≤2 mm3.5.4 张紧清扫链轮轴与驱动清扫链轮轴的平行度 ≤5 mm3.6 尾部张紧辊筒与张紧清扫链轮的张紧油缸3.6.1 尾部箱体两侧张紧油缸的平行度 ≤2 mm,张紧油缸与张紧辊筒、张紧链轮轴线的垂直度 ≤2 mm3.7 输送链托辊、托轮、压轮3.7.1 托辊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托辊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托辊表面的母线应处于同一平面,任意相邻三组托辊表面母线的相对高差 ≤2 mm3.7.2 托辊的摩擦阻力矩 ≤2 N.m3.7.3 托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mm,任意相邻两托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

3.7.4 托轮的摩擦阻力矩 ≤1 N.m3.7.5 压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压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3.7.6 压轮的摩擦阻力矩 ≤1 N.m3.8 清扫链托轮3.8.1 清扫链托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清扫链托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3.8.2 各段上相对的两个清扫链托轮的链槽中心线距离为 1570±1 mm同侧相邻的三个清扫链托轮链槽的中心线直线度误差为 2 mm3.9 限位轮及冷却风门3.9.1 限位轮轴线与箱体侧板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与相邻托辊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限位轮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3.9.2 箱体侧板的侧风门进风口挡板应移动顺畅3.9.3 斜段顶盖与头部顶板冷却风门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3.10 液压管路3.10.1液压管路安装时按照液压系统图的油路走向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应使管线最短,转弯数最少3.10.2所有液压管路内壁应清洁、光滑,无腐蚀、氧化皮、裂痕等缺陷3.10.3管件的弯曲半径为R70~R100,管件弯制后的椭圆率不超过10 %,弯曲处不得有波纹、凹陷等缺陷3.10.4管路每间隔1.5 m左右应设有管夹。

3.10.5管路在制作后,应用专用清洗液对管路进行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将管路内壁吹干净;安装时不准有任何异物进入管路内3.10.6所有管路及接头连接处,均不允许有渗漏现象3.11 输送链安装3.11.1在尾部放一台 5 t的卷扬机,准备一条长约 100 m,直径为Ø15的钢丝绳;将钢丝绳绕过头部的驱动辊筒,与尾部的卷扬机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待与输送链连接3.11.2输送链约为 4 m一段,每段的两端各有三节钢条不安装在钢丝网上从尾部开始安装,先将输送链平铺在托辊上,连接钢丝绳,用卷扬机牵引移动约 4 m后停止,连接下一段输送链3.11.2两段输送链之间的钢丝网用串条连接,串条端部与钢丝网端部用不锈钢焊丝采用氩弧焊焊接3.11.3在两段输送链的连接部位装上钢条,用螺钉固定,并将螺钉与钢条点焊3.11.4当输送链铺到驱动辊筒时,绕过驱动辊筒返回,将输送链放到托轮上,再启动卷扬机3.11.5最后各段输送链都连接为一封闭的环形钢带,检查各段连接处的焊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焊 3.12 清扫链安装3.12.1清扫链由链条和刮板组成,链条每隔 1024 mm安装一块刮板;刮板与开口链环联接用螺栓紧固。

3.12.2清扫链的安装同样用卷扬机来牵引,当清扫链绕回驱动链轮后,回程链条应安置在托轮槽内,不允许落在槽外4. 设备的调试4.1 调试前的准备4.1.1 本体检查(1) 检查各段的密封、联结是否可靠,螺栓是否紧固2) 检查各减速机润滑油的牌号和油量3) 检查各轴承座的紧固螺栓、润滑脂、密封等情况4) 检查各托辊、托轮、辊筒、链轴等的转动是否轻松、灵活5) 检查各电机的接线及运转方向是否正确6) 检查张紧滑板是否处于自由状态,是否移动灵活7) 检查输送链各焊点的焊接是否可靠8) 检查输送链与两侧防跑偏轮的间隙是否均匀9) 检查清扫链的开口链与刮板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10) 检查清扫链的回程链条是否在托轮的链槽内11) 清除本体内所有不属于本设备的物品检查结果记录于表 4.1-14.1.2 液压系统检查(1) 检查各管路接头的联结是否可靠2) 液压站内各换向阀、仪表是否正常3) 液压油泵的运转方向正确,运转无异常声响4) 检查油箱的液压油量,液压油的液面应在油标刻度的2/3以上检查结果记录于表 4.1-24.1.3 电控检查(1) 检查控制箱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 检查动力线是否接入。

3) 检查各电机的接线是否可靠,电机的转向是否正确4) 检查各电气控制元件是否正常5) 检查各控制信号的反馈是否正常检查结果记录于表 4.1-34.2 试车4.2.1 启动液压油泵,调整油压,设定输送链油压为4.5 MPa(最高限压为7.5 MPa),设定清扫链油压为 2 MPa(最高限压为3 MPa)4.2.2 切换输送链换向阀,对输送链进行张紧4.2.3 切换清扫链换向阀,对清扫链进行张紧4.2.4 启动输送链电机,设定频率为 5 Hz4.2.5 启动清扫链电机4.2.6 观察输送链、清扫链的运行情况(在弯段处,输送链与压轮、托辊有可能不接触,造成压轮、托辊不转动)4.2.7 设备运行一小时后停机,检查设备各处的密封、连接及渗漏情况4.3 空负荷试运行4.3.1 空负荷运行8 小时(20Hz)4.3.2 记录张紧辊筒、张紧链轴的位移量,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温升,辊筒及链轴的转速,轴承座的温升等4.3.3 观察输送链、清扫链的运行情况,并对箱体作检查 将运转情况记录于表 4.3-14.4 空负荷调速试验(5~40Hz)4.4.1 作5 Hz、20 Hz、30 Hz、40 Hz的调速运行试验,每个频率段运行 2小时。

4.4.2 记录各频率段的电机功率、电流、电压、转速、温升,轴承座的温升,环境温度,张紧辊筒、链轴的位移等记录表同 4.3-14.4.3 试验后的检查4.4.3.1减速机(1) 密封件、轴承是否完好无损,温升是否正常2) 输出轴及结合面有无渗漏4.4.3.2轴承座(1)紧固螺栓有无松动2)密封面有无渗漏4.4.3.3输送链与箱体两侧的防跑偏轮的间隙是否均匀,与托辊、托轮的磨损情况4.4.3.4输送链、辊筒的磨损情况4.4.3.5输送链钢板重叠部分的磨损情况4.4.3.6清扫链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4.4.3.7清扫链刮板与底板的磨损情况4.4.3.8清扫链有无发生卡链、掉链现象 检验结果记录于表 4.4-14.4.4 干渣机连续空负荷运行不少于 48 小时,并按表 4.3-1 作记录5 运行5.1 设备运行5.1.1 运行前应确认设备完好无损,确定设备按手控或程控方式运行干渣机按下列顺序启动:液压泵站启动——输送链、清扫链张紧——输送链驱动辊筒启动——清扫链驱动轴启动5.1.2 液压泵站启动运行,液压张紧装置张紧到设定的输送链张紧压力范围(4.5~7.5 MPa)和清扫链张紧压力范围(2~3 MPa)。

5.1.3 启动输送链驱动辊筒电机,设定电机频率,输送链运行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调高电动机的频率,输送链的运行速度提高,输渣量也相应增加电动机频率与干渣机输送链带速对照表电动机输入频率 (Hz)干渣机输送链运行速度(m/min)50.4100.8201.6302.4403.25045.1.4 启动清扫链电机,清扫链运行5.1.5检查干渣机各部位的温度,在头部检测灰渣的温度,应低于 200 ℃检查中间渣仓的渣温,渣温若低于 70 ℃,说明冷却风量偏大,应适当的封闭一些进风门5.1.6 检查输送链的运行速度,电机的电压、电流、转速、温升等,以及输渣量变化时,变频调速时电机的电压、电流、转速、温升运行中输送链有无打滑现象5.1.7 检查清扫链有无打滑或其它异常现象5.1.8 检查结果记录于表 5.1-15.2 现场巡回检查5.2.1 检查干渣机的输送链有无严重跑偏现象,输送链上的螺钉有无松动或脱落,钢丝网和承载钢板有无损坏5.2.2 检查清扫链有无从托轮脱落,检查清扫链滑板及底板磨损情况5.2.3 检查防跑偏轮、托轮、托辊等的磨损情况,轴承座有无松动,轴承润滑及发热情况5.2.4 检查电动机、减速机的温度,各部位的温度均应低于 70 ℃。

倾听有无异常声响5.2.5 检查液压站、各连接油管有无渗漏,张紧油压是否保持在规定范围 5.2.6将检查结果记录于表 5.2-1 6. 维护和检修6.1 每年应对输送链张紧、驱动辊筒的轴承座,清扫链的张紧、驱动轴的轴承座加注锂基润滑脂;其余各托辊、托轮、压轮的轴承座加注钙基润滑脂6.2 对第一次使用的减速机,运行一个月后,应按减速机的要求更换润滑油以后每隔六个月更换一次润滑油,应在运行温度下更换润滑油6.3 每个月应对润滑油作一次检查,以保证减速机内的润滑油量在规定的油面高度6.4 对磨损严重(磨损量超过 5 mm)的防跑偏轮、托轮、压轮等应及时更换6.5 输送链上的连接螺钉如发现脱焊松动时,应及时拧紧,并用不锈钢焊条点焊牢固6.6 每个月对清扫链刮板和垫板进行检查,对磨损严重的滑板和垫板应进行更换6.7 对已损坏的部件应及时更换6.8 当输送链严重跑偏时,应通过调整托轮、托辊、驱动辊筒、张紧辊筒的位置来纠正纠偏措施如下(以操作人员面向干渣机运行方向为正方向):(1) 当左侧承载段防跑偏轮磨损严重时,按图 6.8-2 所示,从第一个托辊左侧开始,稍微松开托辊轴承座紧固螺栓,用小锤沿图示箭头方向敲击移动轴承座,观察输送链完整地运行两圈。

如果输送链运行正常,则拧紧轴承座螺栓;如仍不合格,再按上述步骤顺序依次调整第二、三、四个托辊和右侧第一、二、三、四个托辊,如输送链运行正常,拧紧轴承座紧固螺栓;如仍不合格,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输送链运行正常为止2) 当右侧的承载段防跑偏轮磨损严重时,按图 6.8-3 所示,按照前(1)所示的操作方式,调整右侧托辊3) 当左侧的回程段防跑偏轮磨损严重时,按图 6.8-4 所示,按照前(1)所示的操作方式,调整左侧托轮4) 当右侧的回程段防跑偏轮磨损严重时,按图 6.8-5 所示,按照前(1)所示的操作方式,调整右侧托轮5) 当张紧辊筒附近左侧的防跑偏轮磨损严重时,按图 6.8-6 所示,稍微松开辊筒右侧的轴承座紧固螺栓,以及密封组件的紧固螺栓,将前顶紧螺栓松开 2 mm,然后将轴承座后移 2 mm,观察输送链运行几圈如果输送链运行正常,则拧紧轴承座紧固螺栓否则,重复上述操作,直至输送链运行正常为止在右侧轴承座无法继续调整,则按上述步骤,反向调整左侧的轴承座6)当张紧辊筒附近右侧的防跑偏轮磨损严重时,按图 6.8-7 所示,按照前(5)示的操作方式,反向调整辊筒轴承座,直至输送链运行正常6.9 输送链的使用寿命为 20000 小时,在达到使用寿命后,应按3.11节步骤进行更换。

7. 故障处理7.1 输送链部分`原因措施打滑跑偏按6.8节要求调整,更换磨损侧防跑偏轮承载钢板损坏更换异物卡阻清除张紧压力不足调整液压系统压力张紧失灵检修液压系统联结机构损坏更换联轴器、平键或锁紧盘接近开关松动重新定位接近开关损坏更换过热伸长增加进风口数量并重新张紧磨损伸长重新张紧,如仍存在问题应进行更换输送链断带输送链破坏更换无法启动减速机损坏更换`电动机过热检查工况,排除异常或更换冷却风扇损坏维修或更换液压站电机频繁起动张紧压力表下限指针位置不正确调整压力表下限指针至4 MPa张紧溢流阀调定压力不正确在“输送链张紧”工况下,调整输送链张紧溢流阀压力表指针至 7.5 MPa张紧换向阀、溢流阀故障检修或更换7.2 清扫链部分故障原因措施打滑驱动链损坏更换掉链重新定位从动链轮卡阻排除异常因素张紧压力不足调整液压系统压力张紧失灵检修液压系统接近开关松动重新定位接近开关损坏更换联结机构损坏更换联轴器、平键或锁紧盘行程开关损坏更换磨损伸长去除多余长度或更换断链清扫链破坏更换无法启动减速机损坏更换减速机电动机过热检查工况,排除异常或更换减速机液压站电动机频繁起动张紧压力表下限指针位置不正确调整压力表下限指针至1.8 MPa张紧液流阀调定压力不正确在“清扫链张紧”工况下,调整张紧液流阀压力表指针至 3 MPa张紧换向阀、液流阀故障检修或更换7.3 液压站滤油器报警故障原因措施滤芯型号1#泵吸油滤油器报警1#泵吸油滤油器堵塞更换滤芯TFX-40×802#泵吸油滤油器报警2#泵吸油滤油器堵塞更换滤芯TFX-40×80回油滤油器报警回油滤油器堵塞更换滤芯FBX-40×108. 干式排渣机使用油品一览表序号用途油品名称1液压站油箱GB11119-89 M46型抗磨液压油2液压阀清洗煤油3输送链和清扫链减速机润滑油Mobil-629 或 ell-VG1504输送链驱动、张紧辊筒轴承座与清扫链驱动、张紧轴的轴承座锂基润滑脂5各托轮、托辊、压轮的轴承座钙基润滑脂表 4.1-1 本体检查记录表 记录人: 日期:检验项目1234567891011检验结果表4.1-2 液压系统检查记录表 记录人: 日期:检验项目1234检验结果表 4.1-3 电控系统检查记录表记录人: 日期:检验项目12345检验结果表 4.3-1 空负荷运转试验记录表 (频率 Hz)记录人: 日期: 时间内容030 min45 min60 min75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张紧压力(MPa)输送链位移(mm)启动正常电压(V)正常电流(A)正常温度(℃)电机轴承转速(rpm)头部尾部带速(rpm)数据均值输送链跑偏头部尾部运行现象记录1. 输送链螺钉连接是否可靠。

2. 钢板重叠间距是否合理,相对位置是否正确表 4.4-1 空负荷运转试验后的检验记录表记录人: 日期:检验项目减速机各轴承座输送链与相关件的磨损情况清扫链与相关件的磨损情况备注1212检 验 结 果。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