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经济大危机学习目标1.识记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地点、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作用2.能够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初步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3.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学生自主活动材料一、认定目标,情景导入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0——23页,了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背景、时间、特点、影响以及各个国家尤其是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罗斯福新政二)独立完成下列各题,对自己进行达标检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 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但是繁荣的背后却必然孕育着 ▲经济大危机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却带来了危机?(课本22页动脑筋题,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1、原因(1)根本原因: (2)主要原因:2、时间: 3、范围:首先在 爆发,然后迅速席卷 4、特点: 、 、 5、影响:(分析课本21页最后一段正文和小字)▲罗斯福新政1、背景:(1) (2)2、目的: 3、措施:(工业、农业、金融、公共事业) 4、评价:(积极、消极)三.能力提升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呢?他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吗?2.罗斯福新政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呢?四、达标检测: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2.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 )A.广大人民群众 B.资本家 C.资产阶级政府 D.垄断资本家3.股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晴雨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工厂破产 B.银行倒闭 C.股份暴跌 D.股价暴涨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主要“新”在( )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C.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5.阅读下列材料: 罗斯福在谈其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请回答:罗斯福说的拒绝“革命计划”的含义是什么?罗斯福是如何依靠“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来“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的?罗斯福新政的“新”字表现在哪里?罗斯福与美国历届总统相比有何特点?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自主学习: 合作与交流: 书写: 综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