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4.21《陋室铭》同步练习 上海版【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A.陋室(lòu) B.德馨(xīng) C.调素琴(tiáo) ( )(2)A.鸿儒(hóng) B.案牍(dú) C.西蜀(shǖ) ( )(3)A.诸葛亮(gé) B.嗫嚅(rú) C.磐石(pán) ( )2.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C.春冬之时 D.观之正浓二、翻译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孔子云:何陋之有?三、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4.__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四、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不少于两个)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1)B (2)C (3)A 2.A 3.B二、略三、略四、1.捕蛇者说 西游记 五柳先生传 “友邦惊诧”论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4.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5.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6.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7.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8.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4.21《陋室铭》学案上海版学习目标:1、 了解骈体文特点;2、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借助注释学文言;3、 把握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意,背诵课文;4、 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阅读链接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
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一读扫障碍(预习)试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陋 铭 鸿 儒 馨 牍3、找出课文中押韵的字(韵脚),并指出韵尾名--- --- --- ---- --- --- 韵尾是 二读整体感知,尝试背诵1、 读课文,读注释,结合注释回答问题:A、文章开头作者以“ ”和“ ”自喻,进而引出“ ”,与“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句意相近的句子是“ ”B、文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其中“ ”二字是本文的文眼C、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陋室”,即陋室环境清幽(句子) 室内交往之人(句子) 高雅情趣(句子) 清静生活(句子) D、引典(引用典故)自喻的句子是 ,文章最终以孔子的话“ ”作结,画龙点睛,该句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
三读品味语言(诵读)这是一篇骈体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讲究对仗,韵律和谐,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A、韵脚和韵尾 B、找出文中的对偶句:四读悟道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五读创新 对于作者的陋室以及他的生活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达标练习-----中考试题回放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字__,是__朝人xx.山东) 2.(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xx. (3)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xx.广州) 二.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xx.河南新密毕业) 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 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xx.重庆)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予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