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高清编码器行业现状一、 电子设备行业壁垒(一)电子设备技术壁垒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需要较高的技术层次和跨越较高的技术门槛核心技术的积累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跨越自身技术与客户不同专业技术融合的技术门槛,跨越多重标准、异构平台、多源数据融合的技术门槛,从而确保产品实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二)电子设备人才壁垒核心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工作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硬件、软件、网络知识,以及丰富的研究、开发和制造经验我国智能化视频终端设备相关专业教育起步较晚,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高端技术人员的稀缺构成拟进入行业企业实现快速突破的障碍之一三)电子设备客户资源壁垒成为下游客户的供应商、加入其分工体系前,需进行长时间的市场开拓,并通过下游客户严格的供应商质量审核同时下游客户为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货源,不会轻易改变供货商严格的审核过程使得下游客户与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二、 电子组装设备产业链结构电子组装设备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行业集中度较低我国由于发展起步较晚,技术和经验相对欠缺,国外厂商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了行业内的主导优势,以瑞士ABB集团(AseaBrownBoveriLtd.)、德国西门子(SIEMENS)、德国库卡(KUKA)、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凭借其在关键组件、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占据了高端自动化设备市场较大的市场份额。
2015年电子组装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363.42亿元,2021年我国电子组装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008亿元随着电子信息产品向小型化、轻量化、高工作频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发展,现有的电子组装产品渐渐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的需要电子组装设备企业要持续加强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增加研发投入,以适应电子信息产品组装不断提高的要求三、 行业现状(一)市场规模随着近年来我国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多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兴起,我国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带动行业迅速发展据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21485.2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2021年营业收入达22459.9亿元二)市场结构从电子元器件市场结构情况来看,2020年我国电子元器件市场中,光电线缆市场占比最高,为18%,其次为电声器件和光电接插元件,占比分别为17%和16%三)企业情况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相关企业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7.43万家,同比增长61.9%。
四)投融资情况在全球集成电路制造产能持续紧张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电子元器件相关领域投资活跃,具体来看,2018年以来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投资数量有所下降,但整体基数任然较大,投资逐渐趋于理性,投资往优势企业靠拢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投资数量达178起,投资金额为595.63亿元五)进出口情况我国是电子元件产销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电子元件进出口大国,近年来,我国电子元件进出口金额逐年递增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电子元件进口金额达502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出口金额为27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六)进出口分布从进口金额分布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电子元件进口金额分布前三的地区为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进口金额占比分别为33.1%、18.3%和16.1%从出口金额分布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电子元件出口金额分布前三的地区为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出口金额占比分别为37.1%、10%和9.1%四、 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现状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
电子元器件根据电信号特征的不同,电子元器件可分为主动元器件和被动元器件两大类主动元器件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被动元器件主要包括RCL元件和被动射频器件等五、 电子设备市场规模全球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主要的细分行业包括智能分析识别设备、消费电子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电信设备、云服务设备等根据MarketsandMarkets统计,预估至2023年全球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将成长至2,991.90亿美元,亚太地区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为1,208.70亿美元(40.40%),欧洲地区为774.90亿美元(25.90%),北美地区为765.9亿美元(25.60%),其他地区为242.3亿美元(8.10%)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全球电子产业从垂直结构向水平结构转变、价值链分工的日益细化,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电子制造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并由此促进了中国电子产业的快速成长中国电子制造业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力量,受国际电子制造服务商的产能转移和中国本土品牌商崛起的影响,带动了国内电子制造外包业务增长目前全球领先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均把中国作为其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扩大了我国电子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为国内电子设备制造产业带来了新的产业协作模式,也为国内本土厂商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机遇。
2013年起,工业4.0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各国开始着重将现有工业技术、销售及产品相结合,发展智能工业中国也开始聚焦智能化工业,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行动纲领提出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在工业4.0下,工业互联网将通过连接各生产环节,集成、控制、侦测、识别等多种技术,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等信息数据化、智能化,从而建设更具适应性、实现高效配置资源的智能工厂未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助推我国电子制造行业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